OLED有机发光材料突破进行时( 二 )


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
近年来 , 国内OLED材料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材料领域投入越来越大 , 专利申请数量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包括万润、奥来德、阿格蕾雅、鼎材、三月等企业 , 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专利数量均超过百余项 。
随着国内加大研发投入 , 部分材料厂商已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 。
OLED有机发光材料突破进行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兼OLED研发中心主任刘嵩对《中国电子报》采访人员表示 , 随着时间推移 , 在专利材料技术研发上开展布局的OLED 材料企业会逐渐开发出更多替代材料 , 降低OLED制程综合成本 。
“国内面板厂商全力发展OLED , 让我国面板产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 是每一个材料厂商的追求 。”阿格蕾雅董事长蔡丽菲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强调 , 这种责任最终会成为追赶国际先进技术 , 抵御风险的动力和力量 。不过 , OLED产业的进步 , 并不能单纯依靠材料企业本身的努力 , 还有赖于产业上下游的整体协同 , 磨合进步 , 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支持与刺激 。
蔡丽菲建议 , 首先 , 面板企业要积极与OLED发光材料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 联合开发材料、器件 , 给予新的发光材料和技术一定的量产实验机会;其次 , 材料企业可以作为中间桥梁拉动高校科研院所的材料基础创新 ,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速人才培养;最后 , 积极收购国外专利 , 引入先进技术 , 持续加大资本投入 。
耿怡也建议 , 针对关键共性技术 , 上下游要通力合作 , 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 通过集聚创新要素 , 提升研发实力 ,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OLED有机发光材料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中 , 国内企业进步较快 , 通过持续工艺改进和规模化生产来优化成本 。竞争格局上仍处于追赶阶段 。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实力提升后 , 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也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告诉《中国电子报》采访人员 , 随着有机发光材料终端产品的国外部分核心专利陆续到期 , 国内厂商有望加速切入OLED有机发光材料市场 。例如 , 从2017年起 , 美国UDC的多项磷光OLED发光材料专利到期后就有多家企业纷纷布局磷光材料 。而2020年到期的CN1413426A专利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第二代磷光材料 。
“专利门槛降低也必将吸引更多企业的进入 , 甚至下游面板厂商也开始向上游进行业务布局 , OLED材料市场的竞争恐将加剧 。”鲁瑾强调 。
持续走热 , 硅基OLED微型显示领域又有新进展
角逐高端电视 , Mini LED与OLED谁执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