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加力 大宗商品价格现回落

今年以来,受跨国疫情动态差异带来的供求错配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 。5月以来,监管部门接连出手调控,遏制大宗商品价格飞涨 。5月单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三次点名“大宗商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多次召开会议,对相关协会、企业进行约谈,提出要密切跟踪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切实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 。在此背景下,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钢铁、铜、玉米、大豆和木材的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
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 
现金出货、报价暂停、部分钢厂停止接单……“五一”小长假后,钢价暴涨,钢贸商们猝不及防,纷纷采取临时应对措施 。
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5月8日,国内重点城市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5661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6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585元/吨,涨幅超过11.52%;5月10日,国内钢材市场再度大幅拉涨,三级螺纹钢单日涨幅达389元/吨,全国综合钢材价格上升至6510元/吨,单日涨幅6.9%,突破2008年的前期高点,创下历史新高 。
随着调控政策持续发力,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 。以铁矿石为例,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5月12日,62%铁矿石价格达233.1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9.2美元,大幅上涨73.9美元,涨幅46.4% 。5月25日,铁矿石降至188.25美元,基本回归5月初的价格水平 。
铜价方面,6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下跌4%,降至七周来的最低水平 。三个月期铜价约为6563美元/吨,自5月初触及10747美元高位以来,2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1% 。
“大宗商品过去一年,是在国内需求维持稳定和海外需求边际爆发的背景下走高的 。大宗商品价格在外需的增长预期下推高后,国内明显开始出现抑制下游需求的迹象 。”混沌天成研究院宏观组组长赵旭认为 。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信号逐步释放,包括钢铁在内的大宗商品部分回归基本面,价格回归合理利润 。
加强双向调节 着力保供稳价 
5月以来,遏制飞涨的大宗商品价格成为监管层重要议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近期我国加强供需双向调节,比如,落实提高部分钢铁产品出口关税等政策,督促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产增供,抑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等 。
同时,加强了监管力度 。据孟玮介绍,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建立了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定期会商机制 。约谈重点行业企业及协会,调查核实涉嫌操纵市场、哄抬价格等问题 。
6月1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即将组织投放铜、铝、锌国家储备 。对此,孟玮表示,此次投放面向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在参与条件方面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倾斜 。“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会同有关方面,视市场变化,适时开展多批次投放,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
我国从2021年1月1日起放开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限制,5月1日起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有效促进我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量提升 。海关数据显示,1-4月,我国再生钢铁原料进口量总计13.16万吨,后期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
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价格指数行为主体应独立于价格指数所反映的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直接利益相关方,要充分披露价格指数行为主体的基本情况、指数编制方案、指数最新值的简要计算基础和过程、自我评估结果,编制方案应包括价格信息采集点的选择标准、使用主观判断的条件及优先级等 。同时,强调价格主管部门可对价格指数行为开展合规性审查,对不合规行为采取惩戒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