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如何在中小学时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都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如何在中小学时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青少年中小学时期是基础教育阶段 。回归到教育的起点上 , 为了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科创新人才 , 教育部《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通知明确提出:将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 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 并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编程教学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传授人工智能知识内容和技能 , 和计算机从娃娃抓起一样 , 人工智能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 , 这是国家战略之要地 。
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 , 从小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 。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一样都是核心素养 , 主要体现在:语言与交流、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技术这几方面 。人工智能是目前信息素养中最需要跟踪和值得大力研究和实施的内容 。
都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如何在中小学时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科学教育角度看 , 全民科学素质培养的黄金期在青少年时期 。把人工智能教育前置 , 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接触AI , 通过场景化的教育让孩子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 构建他们的思维模式 , 如此便大大拓展了他们创造力的爆发年限 。
另一个培养孩子科创精神的方式是鼓励孩子从应知应会过渡到学以致用、学以致创 。应知就是要掌握的知识、应会是要掌握的技能 , 这基本上就是中小学所标注的考纲和考试内容了 。但现实社会不是一张试卷能够概括的 , 在创新中他们将面对的不是试卷、不是分数 , 而是一个个实际问题 , 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
学以致用就是要理论结合实际 , 让孩子动手动脑去应用;学以致创就是实践中能够创造 , 不仅是做到灵活应用 , 还要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能够创造价值或创新模式的东西 。目前的教育形式已经逐步在发生改变 , 通过素质教育、PBL项目式学习教育 , 以及通过家长的努力 , 未来的孩子一定会有足够的竞争力 。如何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有效的人工智能教育?
在青少年阶段 , 人工智能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技术基础、提升科创认知和能力 , 激发学生从小对科技探索的兴趣和热爱 。
课程和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 从客观知识的讲授到思维能力培养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对于最早阶段的学生 , 他们还没接触过人工智能 , 我们应该让他们感知 , 对人工智能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 去多接触熟悉人工智能应用产品和操作 。然后是应用 , 应用就是一个交互或者是对答 。以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 他们理解算法是比较困难的 , 这个时候如果去做计算思维、做算法、包括创造 , 可能就会因为过快而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直到学生建立兴趣和初步了解 , 我们可以开始教授他们算法问题 。我们甚至要用到数据可视化和过程可视化的方法 , 让他们能够直观获得一些过程性的理解 。
都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如何在中小学时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在现在相当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蒸汽机 , 或者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电气 , 或者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所以我们把人工智能这个大概念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 , 它是完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和能力 。
“自古英雄出少年 。”回顾全球科技创新史 , 创新拔尖人才都是在科学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中涌现出来的 。中小学是创造力孕育和集中爆发的黄金年龄段 。在我国 , 人工智能教育任重而道远 , 让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 , 为国家培养人才精英队伍 , 迎接人工智能“黄金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