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发微博被骂就是郑爽高片酬引起的风波

通“爽”膨胀的副作用来了 。
五一假期,张国立深夜下班,写道“收工,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大夜班了”,结果引来一阵狂喷:“几百万一天,上个夜班也感叹?”
张国立发微博被骂就是郑爽高片酬引起的风波
文章图片
这事,里里外外,槽点实在不少 。
1爽烧遍娱乐圈,老戏骨也被波及?
张国立发微博被骂,就是郑爽高片酬引起的风波 。
上个月,张恒爆出郑爽一部剧赚1.6亿,由此新的计量单位出炉:
这是个让普通打工人望尘莫及的数字,郑爽的日薪,是多少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目标 。
真·打工人瞬间觉得动辄几千万或上亿片酬的艺人早已不是大家的同盟,偏偏花式蹭打工人热度的明星不在少数 。
导致现在很多网友对明星的“打工人”人设产生了反感 。
起初,“打工人”梗席卷网络,成为新的亚文化潮流,流行背后,是年轻人的自我嘲讽与自我解构 。
结果不放过任何营销机会的明星纷纷跑出来借梗,将其泛娱乐化 。虽然他们的本意是表现接地气,以此迅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博得路人好感,但这届网友可不好带,有人提出质疑:你们到底是“打工人”还是“打,工人”?
比如这次因为郑爽高片酬曝光,网友就扒出一些明星疑似“炫富”的片段 。
像王鸥就曾抱怨北京房子太贵,但大张伟接梗“要买小区是吗”却被网友视为“人间清醒”,解读为“同行更了解同行” 。
超越妹妹也说想要买房,她认为“上海的房价得卖三千万吧”,主持人回“也没那么贵吧?你买别墅那当然不一样了”,杨超越接过话茬“三千万你想买别墅,你买个锤子哦!”
……明星对住宅的标准,本身也要更高些 。
更被网友视为名场面的,还有“王传君卡里只剩一百万”,原采访是提到王传君接不到戏,看到银行卡里有一百多万,反应是“还够用,当时很慌” 。
收入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另一边,是拿了高收入之后,一些明星还觉得,在演艺圈工作是“高危职业” 。
高以翔逝世,宋佳在社交平台感叹演员真是高危职业,圈内许多人转发点赞甚至开始提议“工作不超过12小时,重返片场之间不少于12小时……”
此处有网友翻出陈道明的话来打脸:“演员就应该吃苦”、“我觉得你拿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对得起观众”……
【张国立发微博被骂就是郑爽高片酬引起的风波】但种种明星立人设、翻车场面到了张国立这里,大家开始有些疑惑了:这样去评论区“酸”,真的好吗?
张国立有晒加班自由吗?
张国立爬上舆论的风口,多少有些“被同行坑了”的味道 。
要不是前些天郑爽的“日薪208万”结结实实地触动了打工人和吃瓜群众的神经,张国立也不会随便说什么“着骂” 。
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话得分两头说 。
首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演员的高片酬是否合理?
几乎所与人都认为郑爽一天208万不合理,一个月薪5000的打工人,从旧石器开始打工也赚不到郑爽一年的收入,对比触目惊心 。
演员值得那么多钱吗?至少,从上一个时期的商业上模式看,值 。
演员的天价片酬反映的是市场取向,是市场和投资人的话语权,他们认为流量明星值那么多钱而剧本、普通演员和服化道不值钱 。资本的选择归根到底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
但是,资本也是趋利和短视的,它的意见虽然能获利,却往往反专业,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