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挑选有门道,消费需理性
某畅销品牌速溶奶茶一杯70克,0.9元;某知名品牌火锅底料一包150克,3.99元;缤纷水果麦片一袋400克,10.9元……在一些网店中,不少食品被卖出“白菜价” 。这并非是因为相关食品系假冒伪劣或存在质量问题,而是它们都属于“临期食品” 。
临期食品,即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仍在保质期内 。由于临期食品一般仍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且价格上折扣较大,受到诸多年轻人的青睐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临期食品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 。
【临期食品挑选有门道,消费需理性】由于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所以其销售和食用不受影响 。但是,不同种类的食品劣变的情况不同,消费者要注意甄别、理性消费,切莫贪图便宜而盲目购买、大量囤货 。
临期食品性价比高广受欢迎
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刘阿姨习惯到家附近的大型超市购物,在购买酸奶上,她有个“省钱妙招”,即购买打折促销的临期食品 。
“快到保质期的时候,好多酸奶都会降价促销,要么折扣特别大,要么‘买一赠一’与正价食品捆绑销售 。”刘阿姨对《法治日报》采访人员说,超市里贮存酸奶都是在专门区域,有温度条件要求,食品安全上能够有保障,并且刚出厂的酸奶和临期的味道其实都一样,感觉这样买性价比很高 。
其实,不仅是酸奶,从散装食品到带包装的食品,很多商超都有“临期食品打折降价”的销售习惯或者专门货柜,促销力度往往动人心弦 。
对于临期促销的酸奶,刘阿姨是遇到才会购买 。而家住河北省邢台市的张玮(化名)已经养成了定期购买囤积临期食品的习惯 。
张玮告诉采访人员,由于从事文字方面为主的自由职业,他一般在家办公,喜好吃零食的他越忙嘴越闲不住 。之前都是在超市购买各种零食,一次网购时发现了几家专卖临期食品的店铺,临期食品逐渐成为他的“新宠” 。
“仿佛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正规的临期食品安全可靠,能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何乐而不为?”张玮说,他已经把几家经常光顾的店铺推荐给了不少朋友 。
临期食品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比47.8%,202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三大渠道是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和社区生鲜连锁店,除此之外,线上和线下的临期食品垂直售卖平台也是消费者选择的对象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在多个电商平台,都有不少带有“裸价”“折扣”字样的专门经营临期食品的网店,还有专门销售临期食品的App和微信小程序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与临期食品相关的群组,数以万计的成员分享购物心得 。
这些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的消费热情,不仅使线上销售更加多元,而且催生了线下临期食品市场,目前已经出现多家专门经营临期食品的线下社区连锁品牌 。
提升购买临期食品安全意识
临期食品能否放心买、安心吃?答案是肯定的,但又不能一概而论 。
2011年,原卫生部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作出定义,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简单来说,只要是在其应有的贮存条件下,临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是完全可以销售和食用的 。2012年1月27日,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
- 所罗门群岛连日骚乱导致食品短缺
- 英国大妈抢购打折食品大打出手 鸡头、披萨变“武器”
- 辽宁新增7例本土确诊病例 多人为食品公司员工
- 涪陵榨菜部分产品最高涨价19% 多家食品龙头发出涨价函
- 黑河部分库存进口食品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食用植物油选用有讲究
- 英国食品杂货通胀率创新高
- 聚焦进博会 86个进口特殊食品获临时许可
- 欧美日等不满中方食品进口新规,联合致信海关总署
- 凭码销售!黑龙江严守进口冷链食品防疫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