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3D打印地震观测井房建成


全国首个3D打印地震观测井房建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提到3D打印 , 许多人都不陌生 , 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产业等领域 , 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也较为前沿 。近日 , 采访人员从合肥市地震局了解到 , 地震监测再添“科技范” , 合肥在市地震监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3D打印地震观测井房 , 为地震监测设备提供一层“保护壳” 。
据悉 , 为进一步提升合肥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 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 , 2021年 , 合肥市地震局启动实施了《合肥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首个重点工程——“地震监测台网优化”项目 , 其中就包括利用3D打印设计环保、绿色、节能的优势 , 建成具有地震科普宣传主题造型的观测井房 , 在采用创新方式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同时 , 增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展示的效果 。
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的测震组负责人衡潇介绍说 , 地震观测井是地震长期监测业务中最为核心保护的地方 , 若观测井受到干扰或者破坏 , 将会对观测井内的监测设备造成巨大影响 , 因此为观测井搭建“保护壳”尤为重要 。
“常规的地震观测井房大多用水泥建成 , 耗时长、成本高 , 而3D打印技术的建筑物环保、耗时短、制作简单、能够实现异性构建 。”衡潇表示 , 合肥市此次利用3D打印技术建成的地震观测井房 , 形状设计得都很精细 。“如果是用水泥建造 , 还需要后期打磨、雕刻;但用3D打印技术 , 一个月左右就建成使用了 。”衡潇告诉采访人员 , 两处观测井房都是技术公司打印成型后 , 直接运送到监测中心 , 进行简单拼接后 , 即可投入使用 。
目前 , 全国首个3D打印地震观测井房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
(合肥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刘小容)
探访——
地震观测井房长得啥模样?
3D打印出来的地震观测井房到底“长”啥样?9月24日上午 , 采访人员来到了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一探究竟 。
脱下“土帽子”换上“金刚罩”
观测井房安全感满满
原先“裸露”在外 , 乍看就像水井的两口地震观测井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两座造型各异的建筑物 , 一座是候风地动仪形状 , 一座是坍塌的废墟形状 。
采访人员走近观察 , 只见候风地动仪外形的地震观测井房整体呈古铜色 , 形似“炼丹炉” 。墙上嵌着的8条龙头和8只蟾蜍雕塑上下呼应 , 栩栩如生 , 井房外墙的条纹纹路还有着3D打印技术逐层打印的痕迹 。在精致的外形衬托之下 , 观测井房的内部就显得单调许多:地面上杵着一根铁管 , 连接着地面上的洞口 , 神似一根“银针”藏在了“炼丹炉”内 。
别看内里布局“简陋” , 铁管连接的地下设备肩负着合肥及其周边的地震监测使命 。
衡潇介绍说 , 铁管里面包裹着缆线 , 下面连接着150米深的地震观测井 。在缆线的另一头 , 是巨型针管状的井下地震计 , 可以记录南北、东西和垂直3个方向的地震波形 。而用3D打印技术建造的观测井房 , 就是用来保护井下的地震计 。
“原先我们的观测井就像普通水井一样露在地面 , 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在井口上面盖个大理石板 , 就像是给观测井戴上一顶帽子 , 防止雨水等对井下地震计的侵蚀 。”衡潇说 , 如今在观测井上搭建井房 , 就像给观测井加了一层全方位的“保护壳” , 防止观测井受到干扰和破坏 。
另一座坍塌废墟状的地震观测井房 , 也是相同作用 , 保护350米深的观测井和设备 。“不过这个井房保护的是用于地震前兆观测的仪器 , 是地震监测的辅助性设备 , 用于观测即将发生地震时地下流体水位和水温的骤变等前兆异常 , 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