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App 蜜芽还好吗( 二 )


除了进口优势品类关注度减弱 , 母婴电商曾依托于生育内容形成的用户社交黏性壁垒也受到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的挑战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抖音搜索发现 , 部分母婴博主如年糕妈妈、一一妈妈等不仅积累了可观的粉丝量 , 还建立了相应的粉丝群来维系粉丝活跃 。这些后起之秀的确具有竞争力 。
视频平台的流量聚合能力以及自带的社交属性 , 与母婴人群的诉求颇为契合 , 无形中争夺母婴垂直电商的客群注意力 。尽管母婴电商也对社交情有独钟 , 甚至建立了众多社交圈子 , 但是与主播相比 , 前者还是少了点能稳固妈妈人群的魅力 。
如果再将短视频平台、内容分享平台与母婴电商的流量逻辑相比较 , 前者属于上升期 , 流量就像"利滚利"一样呈指数级增长 , 能辅助平台内的商家获取新客群 。母婴电商更为垂直 , 流量较为封闭 , 需要更多手段不断从外界寻求新流量 , 能够为其提供外力的独立平台较为有限 。
或许当初母婴电商尝试的社交裂变足以证明其在绞尽脑汁寻找外力 。母婴电商纷纷采取社交裂变或新开平台的方式来谋求短期内将用户体量做大 。2017-2019年 , 贝贝网上线了SaaS开店平台贝店、品牌特卖平台贝仓和导购返利平台贝省 。而蜜芽的Plus会员体系则是以拉人头分级奖励的方式扩张会员数量 。
做品牌和做平台不是一个赛道
当下 , 即便是三孩政策带来的利好 , 也没能让母婴电商翻盘 。2021年5月31日 , 三孩政策施行 , 但对于主要客群源自一线市场的母婴电商来讲 , 并未收割到新红利 。一位母婴电商从业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坦言 , 三孩政策出台后 , 愿意生三孩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 , 一线城市新生儿的出生率已经不如过往 。而从整体来看 , 特别是在当下 , 人们的生育意愿明显降低 。
基于种种 , 留给母婴电商可扩展的空间越发有限 。眼下 , 品牌化成了蜜芽断臂求生后的"稻草" 。
正如蜜芽公告所说 , 将保留的微信小程序则着力推广其自有品牌"兔头妈妈" 。从创立自有品牌到如今的保留举措 , "兔头妈妈"算得上是蜜芽在意且拿得出手的业务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 , 2021年时 , 蜜芽创始人刘楠将蜜芽和"兔头妈妈"在董事会层面做了拆分 , 成为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 。为了适应品牌转型 , 在产品研发、供应链层面 , 刘楠也在亲力亲为 。
然而 , 在业内人士眼中 , 做平台和做品牌是两套逻辑 。"对于蜜芽来说 , 做品牌是一条退路 , 但是不是一条好路就不好说了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指出 , 做产品意味着对接工厂 , 跟进品控 , 要与各种各样的品牌商竞争 。比如做奶粉 , 要和君乐宝、飞鹤等企业竞争 , 整个运营思路、服务模式等都不同 , 需要企业改变组织结构、人才结构 , 要大换血 , 目前来看也鲜有成功的案例 。
鲁振旺则认为 , 各个品牌在母婴赛道的争夺已经持续很多年 , 相对比较成熟 。大众对奶粉、纸尿裤等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 "就算新产品在抖音上有一定销量 , 也不代表这个品牌一定会成功" 。
在鲁振旺看来 , 平台转型做品牌的难度依然很大 , 只能说蜜芽的团队对母婴有一定了解 , 但这不足以运营一个产品 。产品背后涉及营销体系、供应链各环节 , 对于蜜芽来说是一个新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