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为中国智造注入澎湃动力( 三 )


两化融合:为中国智造注入澎湃动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工信部
数字化方面 , 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分别从“十三五”初期(2016年)的44.1%和38.2% , 提升到目前的51.8%和45.5% , 企业开展业务集成运作的数字化基础条件持续完善;网络化方面 , 我国实现管控集成和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分别从“十三五”初期的18.7%和22.9%提升到?目前的30.6%和29.3% , 企业内部的网络化集成管理能力 , 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全局动态协同和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升;智能化方面 , 我国初步具备探索智能制造条件的企业比例达到11.9% , “十三五”以来增长超过1.3倍 , 国内涌现出一批具备智能制造基础和经验的领军企业 , 不断填补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空白 。
“同时 , 我国区域、行业融合发展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升级 。从试点探索到系统推进 ,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基于不同的产业链位置、行业结构、生产特征、发展需求 , 趟出了差异化、特色化的两化融合发展路径 。”马冬妍说 。
从不同行业来看 , 以冶金、石化为代表的原材料行业通过加强生产管理全过程及产业链供应链全环节的数据信息采集、分析与共享 , 实现降本增效、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智能生产;以机械、交通设备制造为代表的装备行业积极推进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的一体化关联管控和协同优化 , 为推进智能制造奠定基础;以家电、医药、纺织等为代表的消费品行业 , 与百姓民生紧密相关 , 行业内企业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 推进更为精准、敏捷的供给体系建设 。
从区域发展来看 , 尽管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东部领先、中西部追赶”的梯级分布特征 , 但近年来中西部数字化转型力量的崛起不容小觑 。数据显示 , 全国数字化转型发展增速超过5%的省份有近七成为中西部省份 , 在优秀企业的示范带动下 , 中西部省市企业参与并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 ,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正加快追赶 , 全国逐步形成更加平衡、协调、融通的融合体发展态势 。
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折性变化
“如今 , 我国两化融合水平在世界各国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 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跨界协同生态培育 , 还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和技术能力支撑 , 抑或是两化融合发展环境完善等方面 , 都取得了非凡成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产业研究室主任张于喆说 。
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 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加快普及 , 工业电子商务、制造业“双创”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 促进工业发展方式、增长动力转折性变化 。
“企业的竞争已经从成本、质量的竞争升维到效率、服务的竞争 , 产品设计、物资供应、能源供应、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产品销售、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在随之发生改变 。”王文京说 。
网络化协同制造 , 让上海大众专业配套供应商——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公司实现4家异地工厂、2家主机厂、108家散件供应商、26家设备服务商、15家劳务公司在线协同 , 人均产值从105.6万元提升至188.9万元 , 缺陷率从3‰下降到1‰;搭建起“智能工厂”后的全球最大单体铜冶炼工厂——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 , 实现了智能物联、智慧监视、智慧调度等应用 , 显著提升熔炼车间的闪速炉满负荷作业率 , 阳极铜合格率提高0.25% , 并降低了阳极炉吨铜能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