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气象部门的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儿?( 二 )



江苏省气象局党组书记翟武全表示:

建设创新研究院 , 打造深度融合的气象科技创新高地 , 是江苏省部合作共同推进江苏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

要有科学的管理 , 既避免出现“真空” , 又不能“交叉混乱” 。创新研究院实行以气科院管理为主、江苏省气象局管理为辅的双重机制 。双方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 并签订管理责任清单协议 。
随着平台逐渐搭建
中国气象局各科研业务单位
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
气象相关高校 , 相关企业
以及国内外其他多家科研机构
也先后以各种形式与
创新研究院
“有机嵌合”
创新研究院与
高校院所和企业合作的
“朋友圈”
在稳步扩大中
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明剑阐释该院科研绩效评价原则:
我们有一个共同目标 , 想通过这个创新平台把事业做大做强 。诚信、合作、激情、求是成为院训 , 在锐意进取理念与谨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 , 让科学家潜心攻关 。
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闫丽华:
质量、贡献、效益被创新研究院置于重要位置 ,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 。未来 , 希望打破‘四唯’藩篱 , 建立“产-学-研”纽带 。
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和交通气象团队首席刘端阳认为:
以往可能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单兵作战” , 我们现在更倾向于组织一个团队甚至跨团队“联合作战” 。
这个气象部门的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个气象部门的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2
无边界”的初始状态
与打破“壁垒”的团队管理
7月14日下午 , 气科院副院长李建、研究员孙继松、研究员王亚强与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研究员翁富忠 , 召集创新研究院5个团队集体汇报近期工作进展 。
这个气象部门的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创新研究院5个团队集体汇报近期工作进展
与很多传统科研机构不同 , 创新研究院不设研究所 , 直接建立了去行政化的5支科研团队和一个综合办公室 , 团队实行首席负责制 。建院之初 , 聘请了多名院外高层次人才担任团队首席和联合首席 , 李建、孙继松、王亚强和翁富忠就在其中 。
翁富忠表示: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构 , 从体制设计上 , 创新研究院可以聘用各种人才来担任首席 , 我是经过认真考虑 , 冲着大胆创新来的 。在技术之外 , 我望能将更多思维层面的东西注入气象探测技术研发团队 。
或许一个传统机构要经过痛苦改革才能打破分属于不同团队的阻隔 , 但创新研究院开始便设为“无边界”的初始状态——突破了行政的束缚 , 科研人员更占主导 , 由传统的“科室”形态的管理转变为“团队”形式的管理 , 使得团队之间的合作更自由、更高效、更无阻隔 。
最近 , 团队又有些新变化 。青年科学家调整为各团队首席和副首席 , 首批院外聘请首席专家全部转为指导专家 , 让创新研究院的年轻人走到台前 , 直接面对挑战 , 为年轻队伍的成长创造机会 。
这个气象部门的新型研发机构,到底“新”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