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追梦,上海科学家将“梦之束”转为“现实之光”( 二 )


2013年 , 王文涛所在的团队 , 在两个大集装箱拼接起来的控制室里挂出了一幅标语:“加班奋战三百天 , 不见出光誓不还” , 他们做好了长期艰苦奋战的准备 , 但没想到这场战役长达近3000天 。
2015年初 , 王文涛的儿子出生了 , 当时正是项目的关键时期 , 他没有时间享受这种天伦之乐 , 陪伴儿子成长的时间寥寥无几 。“我走娃未醒 , 我归娃已睡 , 这可能是中国众多科研人的宿命 。”初为人父 , 感觉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 这种责任感和对家庭的愧疚感 , 让他更加珍惜在实验室奋斗的每一分 , 每一秒 。
2017年 , 项目遭受重大挫折 , 原有的设计方案在经历了三年尝试后 , 宣告失败 , 这意味着整个装置建设要推倒重来 , 对王文涛和整个项目团队造成了沉重打击 。“那段时间充满了挫败感和对不能如期完成项目的焦虑 。”这个时候项目负责人李儒新院士说:“向世界证明 , 这个方案不可行 , 也是一种成功 。”最终 , 在整个项目团队的相互鼓励下 , 他们开始尝试第三种、第四种方案 , 最终在2019年12月31日将激光加速器得到的“梦之束”驱动产生了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的“现实之光” 。
“执着、献身、攀高峰”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是王文涛努力的方向 。“很多人的支持让我坚定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 , 这个研究本来就是个“追光逐梦”的过程 , 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 , 眼里要有‘光’ , 这代表了希望 。”王文涛说 。
在他看来 , 科学家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审美” , 不要盲目追逐热点 , 扎扎实实把自己的研究做好、做透 。基础科学是国家科技力量的基石 , 可能要花费数年、数十年的时间 , 才可能有所突破 。获得成果前很可能要坐很久冷板凳 。“我们的团队里没人计较个人得失 , 团结一致 , 这也是我们最后能取得突破的原因 。”
王文涛是从32岁时开始“追光”的 , 团队35岁以下的年轻人的比例占到75% 。“青年人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生力军 。”他表示 , 青年科研人员应该在研究中 ,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 形成自己的特点 , “木桶理论”不适用于科研领域 , 青年人应该成为团队或者研究领域的不可忽略的“长板” , 这决定了团队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