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买利院士:在冷热不均的领域找到自己的“研究舒适区”( 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买利(右二)和团队一起工作 。精密测量院供图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 磁共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入了爆发期 。但与许多学科相比 , 磁共振仍是一个“显示度不高”的专业 。作为基础性研究 , 难以被“高引”或是得“大奖” , 需要沉下心来“坐冷板凳” 。
如何看待“坐冷板凳” , 刘买利深有体会 。作为1978级的大学生 , 他身上有着许多那个时代的印记:比如 , 少时的物质困乏 , 让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
比如 , 上大学前 , 刘买利曾有过一段跟着几个中学老师一起在乡下农场劳动的经历 。
劳动之余 , 他抓紧时间学习数理化 , 不懂就向几位老师请教 , 结果顺利考上大学 。
面对“坐冷板凳” , 刘买利选择主动作为 , 并且庆幸于在成长中得到过许多老师的帮助 。自己成为导师后 , 刘买利也希望成为一个燃灯者、一个好的引路人 。
“身处不同的时代 , 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也各有不同 。但科研这条路 , 无论什么时代 , 找到‘真心喜欢的领域’才能走下去 。”他常对学生讲 , “热闹只是一时 , 只有乐在其中 , 才能走得长远 。”对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而言 , 乐在其中 , 是把冷板凳坐热的重要前提 。作为一名导师 , 刘买利也会通过一些“仪式感”激励学生 , 从中找到乐趣与信心 。
平日里 , 学生眼中的刘买利是“不看讲稿 , 就能在黑板上写满推演过程的最强大脑” , 也是“拿个馒头蘸着酱 , 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隔壁大叔” 。
在英国读博时 , 研究所每天都会有茶歇时间 , 让大家放下手里的工作 , 喝杯咖啡相互交流 。这样的习惯 , 刘买利一直延续到国内 , 在科研之余 , 让大家有个放松时刻 , 不要“绷太紧” 。
而每当学生做出了成果 , 刘买利还会包饺子、开好酒 , 为他们庆祝 。
面对学术 , 刘买利更是严谨的 。刘买利的博士生之一、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周欣对读博期间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当时 , 刘老师拿出他在英国读博时的笔记让我们参考 , 几本厚厚的手写笔记 , 每一页都工工整整 , 许多公式的推演也非常细致 。”
其时 , 生物医学领域的磁共振研究是大势所趋 。
当时已担任物数所所长的刘买利 , 也像当年自己的导师一样 , 敏锐把握着学科的前沿走向 , 并由化学转向生物医学布局 。
另一方面 , 由于磁共振研究依赖仪器 , 如何实现自主化 , 是国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刘买利的指导下 , 周欣围绕相关领域展开了研究 。
由于进口仪器价格昂贵 , 维修起来费时费力 , 在刘买利的支持下 , 周欣在读博期间 , 得以“独占”一台小功率谱仪 , 在上面“拆了修 , 修了拆” 。
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 , 周欣笑称自己大部分时间在修仪器 。这一独特的经历 , 作为一个章节写进了周欣的博士论文 , 也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
2020年 , 在坚持了十年“冷板凳”后 , 周欣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首台(套)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 , 为肺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作出重要贡献 , 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作用 。
“冷板凳的现实不能改变 , 至少要让坚持的人有信心 。”刘买利说 , 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 , 解决研究条件问题 , 帮学生找到舒适的研究状态 , 才能人尽其才地做好研究 。
在刘买利的努力下 , 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归国加入物数所 , 形成了现在蓬勃发展的人才队伍 。
从物理到化学 , 再到生命科学 , 中国的磁共振研究 , 在武汉的这家研究所里 , 不断产生着原创性突破和全球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