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心桥:十大首创硬核技术铸就珠江上的“科技桥”

【海心桥:十大首创硬核技术铸就珠江上的“科技桥”】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作为广州首座横跨珠江的人行桥 , 海心桥建成一年多已经成为广州无可替代的景观地标 。近日 , 海心桥还成功入围2022年IABSE“杰出人行桥”奖项 , IABSE 全球项目与技术奖是目前国际桥梁工程界公认的最高奖项 , 专门授予全世界最具创新性的桥梁和建筑结构 。
海心桥的创新技术究竟有哪些?采访人员从广州市政总院获悉 , 在海心桥的设计过程中 , 该院设计团队首创了10项创新技术 , 申请发明专利3项 , 实用新型专利4项 , 将珠江上的这座“民心桥”“艺术桥”铸造成切切实实的“科技桥”“创新桥” 。
海心桥:十大首创硬核技术铸就珠江上的“科技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心桥成为广州新地标
一座几乎没有直线的特大桥梁
海心桥由广州城投集团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 , 广州市政总院宁平华大师桥梁设计团队与华工建筑设计院何镜堂院士领衔的建筑设计团队的联合设计 , 是广州首座横跨珠江的人行桥 。
海心桥是桥型结构为曲梁斜拱组合桥 , 跨度为198米 , 全长488米 , 宽度为15米 , 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 。从外观上看 , 桥上除了拉索 , 主要线条几乎没有直线 , 这在特大桥梁中非常罕见 。这样的设计 , 是建筑师的大胆尝试 , 也是对广州市政设计总院大师工作团队的考验 。
为克服结构体系新颖、局部构造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施工控制难度大等关键技术难点 , 将海心桥从图纸上的设计变成现实 , 作为海心桥技术设计主要承担者 , 广州市政总院大师工作团队披星戴月 , 孜孜以求 , 对调研结果认真分析论证 , 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琢 。通过上千次的建模及反复计算 , 不断推演、调整模型参数 , 设计团队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超大跨度曲梁斜拱人行桥结构各阶段的静力分析、复杂节点结构设计、人致振动设计、抗风、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接岸平台、排水防洪等诸多难点的攻关任务 , 在技术上保障了大桥各建设阶段的快速、安全的推进 , 将海心桥的设计方案推向唯一 。
海心桥:十大首创硬核技术铸就珠江上的“科技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心桥在珠江上画出美妙的曲线
让海心桥从图纸上的设计真切地走进现实
在海心桥的设计过程中 , 广州市政总院设计团队首创了10项创新技术 , 申请发明专利3项 , 实用新型专利4项 , 将珠江上的这座“民心桥”“艺术桥”铸造成切切实实的“科技桥”“创新桥” 。超大跨度曲梁斜拱多重组合结构体系、新型大直径型钢砼抗推桩、超高性能混凝土包裹钢箱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人行桥桥面铺装结构、大跨度曲线人行桥抑振技术、部分组合钢箱砼拱肋构造、拱脚及拱梁结合节点精细化设计、骑跨式亲水堤岸平台构造、新型桥面上张拉吊索的锚拉板构造、桥梁隐形无缝伸缩装置 , 这十大首创硬核技术 , 是设计团队在国际设计竞赛中夺得冠军的制胜法宝 。丰厚的技术实力赋予了桥梁落地现实的“生命” , 让海心桥从图纸上的设计真切地走进现实 , 成为如今人人心向往之的广州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