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请回答》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写实派纪录片( 二 )


《119请回答》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写实派纪录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艰难跟随了一个多月后 , 才慢慢成为能并肩出行的战友 。吴紫鹃告诉毒眸 , 跟大家出警一个月后 , 也慢慢能成为队里打下手的存在 , 比如灭火时递个水枪 , 帮忙传递指令等等 。
好不容易适应了山城的节奏 , 半年期满 , 团队又到了冰天雪地的哈尔滨 。“出警速度是跟上来了 , 但在结冰的地面上根本走不快 , 组里所有人都摔过跤 。”
《119请回答》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写实派纪录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拍摄是高难度动作 , 整理素材也是 。团队会分成两个导演组轮流值班出警 , 不出警的导演组会留在站里整理前一天的拍摄素材 。
“素材量很大 , 有时候一天会出七次警 。”吴紫鹃对毒眸说 , “为了保证拍摄内容的完整性 , 有些我们不太方便跟拍的场合 , 会给消防员装一些特殊的摄录装备 , 运动摄像机等等 。”这些机位加起来 , 最多能达20多个 , “几乎是一个综艺的体量了 。”
早期的策划 , 几乎全都在拍摄阶段被推翻 。“每天都是未知的 , 在出警前 , 你都没法预估能拍到什么 。”吴紫鹃对毒眸说 。
是救火超人 , 也是邻家英雄
“在无常的世界里全力以赴 。”
这是《119请回答》的slogan , 也是导演们观察一年后 , 总结的消防员们的生活 。消防员们常常要经历一些无力的时刻 。
在昨天上线的第一集中 , 消防员在33米的高楼下 , 与一位欲图轻生 , 已经把剪刀抵住自己脖子的女孩儿劝了下来 。可是导演们也眼见着许多没劝下来的人 , 纵身跃下大桥 。
【《119请回答》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写实派纪录片】这些让导演组回想起来还鼻头一酸的时刻 , 却是消防员们的日常 。
大火肆虐时 , 他们要争分夺秒地从死神手里抢人 。纪录片中 , 重庆一栋坡型建筑大楼起火 。负责搜救的消防队员们 , 需要在完全无法看清前方的白烟里 , 抓着前方队员的腰带 , 一户一户地摸着墙敲 , 争取把人带出来 。
日常的生活中 , 他们也是随叫随到的帮手 。卖气球的爷爷手机缠到了气球线上 , 被带着卡在了树上;上课的孩子无聊的手无处安放 , 一不小心就卡进了课桌的洞里;使用肩颈按摩仪 , 却卡住了头发 , 进退两难……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场合 , 也都离不开消防队的救急 。
“社会救助无大小事 , 只有意想不到的事 。”节目组这样总结道 。
当老百姓陷入困境时 , 迅速赶到现场的他们像极了从天而降的邻家英雄 。但其实大部分时候 , 他们也是普通的邻家男孩 。他们有的心思细腻 , 擅长解开苦闷的心结;也有人去瘫痪的老人家帮忙后 , 会因为想起了自己的奶奶而流泪……
《119请回答》之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写实派纪录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们不想去所谓歌颂英雄 , 而是想还原每个消防员最真实的样子 。他们是专业的救援人士 , 但也是与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这是在正式拍摄前 , 平台与导演组共同定下的基调 。
决定还原“无滤镜下的人间真实”前 , 节目组也经历了一个重新认识这个职业的过程 。吴紫鹃告诉毒眸 , 最早这个项目的名称为《烈火雄心》 , 基调立的较高 , 节目组带着百度来的资料写成的大纲去采访 , 却被消防员们告知:你们这都是影视剧里对消防员的想象 。
在并肩作战了一年后 , 节目组最终将这个纪录片更名为《119请回答》 。“这既是对我们寻求消防员帮助的一个概括 , 同时也是对节目内容的提炼 。我们最后呈现的6集 , 其实也是对消防员们提出的6个问题 , 并用他们的故事来为我们作答 。”朱乐贤对毒眸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