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80分钟:侯麦话剧“着陆”中国


巴黎的80分钟:侯麦话剧“着陆”中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巴黎的80分钟:侯麦话剧“着陆”中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巴黎的80分钟:侯麦话剧“着陆”中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黄哲
《降E大调三重奏》是莫扎特的一首作品 , 在音乐大师如云的名曲中算不上如雷贯耳;它也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主将埃里克·侯麦的一部戏剧作品 , 比起在华语世界都名声显赫、褒贬不一的“道德故事系列”“喜剧与箴言系列”和“四季系列” , 它太低调 。
但《降E大调三重奏》低调的最主要原因 , 是国内没什么人看过 。它是电影大师侯麦唯一传世的舞台剧 , 多年来 , 既没有国外院团携其来华 , 也未曾听说国内院团将其本土化公演 。直到今年夏天 , 它的中文版被搬上国内舞台 。结果 , 作为近日疫情防控背景下鼓楼西剧场正常演出的最后一部戏 , 引发了北京观众的集体舒适 。
一般对大师偶尔的跨界 , 欣赏者多是抱着尝鲜的心态 。但侯麦唯一的戏剧 , 不仅可以代表他的艺术追求 , 也完全可以代表他的艺术水准 。若稍加研究 , 居然可以发现惊喜:这非但不是大师玩票 , 反而浓缩了他电影艺术的精华 , 甚至是承上启下、构成其大半生涯的索引 。
首先 , 要看这部戏的时间背景 。《降E大调三重奏》创作于1987年 , 次年在法国首演 。在侯麦的电影年表上 , 这段时间貌似空窗期:之前 , 他刚结束让他赢得世界级大师声誉的“喜剧与箴言系列” , 之后 , 便是后期最重要的“四季故事” 。
很多观众都觉得 , “喜剧与箴言系列”更像是戏剧 , 完全摒弃了蒙太奇 , 彻底采用线性叙事 。《降E大调三重奏》则将这一系列中受制于银幕形式的欢快、自由、幽默 , 在舞台上推到更淋漓的境地 。比起“道德故事”时期令人时而反感的精英视角 , “喜剧与箴言系列”中那些尚未功成名就、对爱情抱有理想的年轻男女主人公 , 因不那么功利而讨人喜欢 。而其中每一个 , 似乎都能从《降E大调三重奏》里的保罗和阿黛尔两位主人公身上找到影子 。
至于此后的“四季故事” , 从《春天的故事》里“一个包装盒引发的误会” , 到《夏天的故事》里始乱、终发现亲友团才是避风港 , 再到《秋天的故事》里“明明我知道我说出来你会生气 , 但因为忠于你和我自己的道德 , 我必须说出来”的死理性派 , 再到《冬天的故事》里“只选对的 , 不选贵的”等各种心理洁癖……恐怕每一部都在关键情节上有这出小戏的影子 。
其实 , 就算侯麦更早期的作品 , 也能在这部戏剧中找到着陆点 。“六个道德故事”中的女主人公 , 在她们生活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都不同程度地在遭遇“第二性”的社会困扰;电影中的她们 , 按时间顺序 , 一个比一个更觉醒更有力 , 《降E大调三重奏》中的阿黛尔 , 则是发出“他们凭什么管我啊”反问的八十年代新一辈 。而保罗那“我宁肯要百万分之一的成功几率 , 因为带来的满足也是百万倍”的蜜汁自信 , 分明有着侯麦处女作《狮子星座》男主的影子 。
值得一提的是 , 保罗也是《狮子星座》编剧的名字 。这位保罗·杰高夫是侯麦的挚友 , 两人有着共同的音乐、文学和哲学爱好 , 而他最出名的身份 , 是新浪潮阵营中头号花花公子 , 侯麦许多电影里的花花公子角色 , 都是以他为原型 。侯麦创作《降E大调三重奏》之前 , 保罗不幸身亡 。于是 , 侯麦把挚友的名字和他骨灰级音乐发烧友的人设 , 都给了自己唯一的戏剧男主角 , 却让其情爱观彻底反转 。这样的纪念方式 , 还真的挺侯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