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好”这件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业内说《戏剧新生活》( 二 )


如果单从“售票”方式回看整个过程,魏嘉毅坦言,“售票人”这种方式或许稍显鲁莽,但是也完全能理解几位戏剧人当时的心情 。“戏剧人更多的是做台前工作,而卖票这事儿肯定是我们这些幕后工作者更为熟悉,他们方法不成熟也正常 。但这跟我上述的观点是一致的,整个节目有个明确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到青年戏剧人的普遍状况,并不是说现实生活中都是这么去卖票的 。”
如果仅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看待最新这期的“票价”争议,资深戏剧观众谭雅则认为,无论任何商品,销售的本质是了解商品,找到需要它的用户,再以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价格和方式交易 。售票者要想明白,并不是所有普通观众对戏剧都感兴趣或了解,实际上不同的戏剧作品也要细分观众,其实侧重并不同,因此也说明这一次的售票者可能并没有思考清楚自己的戏剧观众是谁,“销售策略在整个过程中有两种:一个是固定价格,观众接受即成交;另一种是观众有定价权,可随意给 。此次争议则是后一种,售票者既然给了观众定价权就接受观众的出价,售票者再反悔或者言语冒犯说出‘那就是钱的问题’就有些不妥,这种不妥就是交易方式的不妥了 。售票者只站在自己角度考虑‘我要多卖票,不能让观众席空着演出’,并没有思考对方想要什么,可以接受什么,这样自然会认知上的偏差 。”
杨小乱最后补充道,这种“售票”放到这样的情境下,本身就进入了“hard”模式 。有点像去非洲卖羽绒衣一般,综艺里的演员必然要绞尽脑汁去卖票,有时候被这个奇怪的压力搞得有情绪了抱怨几句也无所谓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竟然在综艺最后卖掉了好几千块钱,这其实已经很厉害了,当天在景区内沿街叫卖那么多钱的票,换做其他人肯定做不到的 。”
2.能用“花了多少心血”衡量戏剧的价值吗?
心血是心血的价值,艺术是艺术的价值
“戏剧好”这件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业内说《戏剧新生活》
文章图片
节目中呈现的《鸡兔同笼》作品是乌镇戏剧节青赛冠军作品,引发观众好评 。
节目中,欲拉四位游客看演出的吴昊宸,本心为游客在100元的基础上“打一折(折扣)”,最终被游客理解为“一折”,即票价低至10元 。即将扫码付款时,吴昊宸表示“我们几个天天没日没夜的排,自己一万块钱租剧场,您觉得十块钱看一场戏,合适吗?”由此也让很多观众将“戏剧是否可以用“花了多少心血”去衡量它的价值?进行讨论 。
对此杨小乱觉得,任何艺术都是一样的,“花了多少心血”可以成为衡量作品的标准之一,但并非绝对 。这就好像人们可能会去评论某些偶像演技不行,但是喜欢那些偶像的人会说“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事物,努力虽然挺重要的,更重要的可能会是才华和天赋 。
“心血是心血的价值,艺术是艺术的价值,艺术的价值当然不和心血成正比 。”魏嘉毅认为,如果把戏剧作品当作一个产品来说,当然还是要为艺术的价值买单 。不过很多时候,“心血”这件事情也有它的价值,就看观众如何衡量了 。
那是否应该在售票时,向不熟悉戏剧的非戏剧观众讲述或者强调主创的不易呢?杨小乱觉得,“可以去讲述,但不是必要的” 。在文化艺术推广时,相互尊重很重要,杨小乱不认同使用强硬的方式来改变一个人的观点,也不追求必须要“说服”某个人或者所有人 。“戏剧作为一个表演艺术门类,需要有更多平台让大家看到,以及让有兴趣的受众可以找到合适的渠道接近它,但是没必要求所有人都来认同戏剧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