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好”这件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业内说《戏剧新生活》( 三 )


“只靠口述和文字描述,效率是非常低的,最好的形式就是有一个所见即所得的产品 。”所以魏嘉毅觉得这是《戏剧新生活》做得很好的一点,它没有像大部分表演综艺一样,改点热播剧来做剧本,而是真的把人们都熟悉的环节搬上荧屏 。
“戏剧好”这件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业内说《戏剧新生活》
文章图片
节目中另一部作品《出山》同样来自于乌镇戏剧节 。
面对同样问题,观众谭雅则觉得,她并不排斥这种衡量方式 。“心血值多少钱,或许所有主创已经估了值,体现在戏剧创排、演出过程中的大小开支中,并最终以票价的形式找到观众并为此买单 。但与这个价值认同不匹配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比如观众认为票价高不买账,或像是第一集中探讨的戏剧能不能赚钱,这里的‘赚钱’指赚多少钱?其实大家心中标准都不一样 。”至于是否认同节目里的戏剧人不停地为观众讲述戏剧背后的文化价值,以此来说服他来卖票这一行为,谭雅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戏剧艺术不是每个人的必需品,而如果场合氛围时间以及双方意愿都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推广的” 。
3.戏剧接受起来有门槛吗?
有天然限制,但任何戏都有自己的群体
《戏剧新生活》播出后,文化评论人、影评人周黎明曾第一时间在微博发表了自己对于此热点话题的看法,指出“戏剧的票价肯定要比电影票更贵,一是舞台演出的边际成本远高于电影放映,二是戏剧在演艺的鄙视链上处于高端,对观众也有更高的门槛 。”那戏剧对观众而言,是否需要或存在门槛呢?
杨小乱觉得可以有门槛,但不是必要的 。“我认同有门槛的戏剧作品存在,但是也认同那些没有门槛的戏剧作品 。就如同有的人喜欢喝速溶咖啡,有的人钟情精品咖啡,作为受众,有更多的选择肯定是更好的 。”
同样的问题,魏嘉毅则认为,并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戏剧客观上就存在着门槛 。它的两个特性“现场性”和“文学性”,都对观众有一定要求 。同时因为它的商业模式受限制,观众体验戏剧就会有时间、地点、价格上的很多门槛,这就是它先天的限制所在 。“因为有门槛,所以这么多年推广戏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向大众推广戏剧 。大众的教育水准、经济基础以及传播技术都是不断在前进的,总要尝试新的办法来降低门槛 。”
“戏剧好”这件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业内说《戏剧新生活》
文章图片
节目中,年轻戏剧人在街头推广戏剧 。
“普遍意义上讲,戏剧相对不一定有门槛,但确实有一些戏剧作品会挑选观众 。”作为观众谭雅则认为,任何戏都有自己的观众群体,要看主创是否能够对自己作品认知明确并找到这些观众 。“相比之下,戏剧艺术是小众的艺术门类,它的观众体量也相对小众 。如果能承认这点,也许售票者以及从业者便不会一直那么拧巴 。”
4.戏剧适不适合综艺?
适合,但需要合适的呈现形态
《戏剧新生活》是国内首档“无名”戏剧人生活生产真人秀节目,从第一期,黄磊提问戏剧人“做戏剧到底能不能挣钱”,到第二期因在售票难所引发的“戏剧不值一碗饭吗”等话题引发各种争议之下,也引发了另一个论题,“戏剧究竟适合不适合以综艺的形式出现” 。
在杨小乱看来,戏剧当然适合综艺,不同的文化、娱乐形式相互融合,才会创造出一些新鲜的事物 。比如这次《戏剧新生活》以真人秀的方式来呈现戏剧,人们就能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看见年轻戏剧人舞台背后的生活与样子,同时也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创作作品的 。杨小乱总结说,“这样的综艺肯定会让人更了解戏剧,认识新的戏剧人,如果没进过剧场的人有好奇心走进剧场了,就挺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