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们丨社区“守桶人”王泽生的北京年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东城区文章胡同,路口一排红色灯笼刚刚亮起 。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东城区文章胡同,路口一排红色灯笼刚刚“亮起” 。
王泽生骑着电动垃圾车,在安静的胡同里穿行 。
他口袋里装着一副白色的棉纱手套,表面已经起球 。棉纱手套戴久了还是闷热,他总是脱了又戴、戴了又脱 。
这是为了方便垃圾分拣 。作为幸福大街57号院的物业后勤人员,王泽生负责院里的水电、热力维修,也是北京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后,院里唯一一位垃圾“守桶人” 。
临近春节,各户居民开始大扫除,这一晚上丢出的垃圾,王泽生就足足分拣了5个小时 。
今年是他在北京度过的第十个年 。
家里提前寄来了年货,有蒸碗肉、酥肉这些,“河北八大碗”只凑齐了“两大碗”,他仍心满意足,“买罐啤酒,蒸点米饭,炒两个青菜,再把这些年货蒸一蒸,就这么过年也挺好 。”
王泽生心中也有遗憾,但总是把工作挂在嘴边 。
“垃圾分类、供暖、安保我都得看着,春节期间更是不能出差错,这边的工作离不开我 。”
【了不起的我们丨社区“守桶人”王泽生的北京年】
了不起的我们丨社区“守桶人”王泽生的北京年
文章图片
王泽生在桶里翻拣垃圾 。新京报采访人员李木易摄
“这一片就我分得最干净”
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王泽生比以往都更为忙碌 。
早晨6点半起床后,他就直奔垃圾桶处分拣垃圾 。幸福大街57号院包括宾馆、居民楼在内共有18户、200余人,而该院的垃圾分拣和运输工作,全由王泽生一个人负责 。
各户居民都在大扫除,前一晚扔下的垃圾已经溢出垃圾桶堆了满地 。王泽生搬来一把小椅子,戴上手套,从垃圾袋里将厨余、其他、可回收、有害垃圾分类拣出,再分别放进四个桶内 。
王泽生眼尖,无论是混在菜叶里的易拉罐拉环还是烟头,他都能精准地挑出 。
垃圾分拣持续了5个小时,直到中午11点半,隔壁湘菜馆的老板免费送来辣椒炒鸡块、臭鳜鱼和米饭 。王泽生吃不惯臭鳜鱼,但一番忙碌下来,他还是配着米饭将臭鳜鱼吃了个精光 。
2020年5月1日,北京正式实施垃圾分类,他开始接手垃圾“守桶人”的工作 。
一摞厚厚的垃圾清运记录表,细到每日垃圾桶送站的桶数和重量,王泽生工整地把每一项都列在表上 。分拣、运送垃圾这看似最不起眼的活,王泽生做得有条不紊 。
垃圾分类初期,每个社区发放了两张A4纸大小的垃圾分类投放指引 。这本是给居民做垃圾分类的指引,王泽生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把投放指引背了下来 。
“这么一小张纸(垃圾分类投放指引)他们哪有时间看啊,所以我把它研究透,他们去扔垃圾的时候,哪样属于可回收(垃圾),哪样属于其他(垃圾),我都能分得一清二楚 。”
因此前常年做维修,王泽生的左侧肩膀落下了颈椎病,左手时常会不自觉颤抖,本是左撇子的他开始学习用右手翻拣垃圾 。他不爱用垃圾钳子分拣,觉得“钳子分不干净” 。一开始,王泽生习惯用手直接分拣,在几次被竹签、玻璃扎破手后,才开始用起了手套 。
了不起的我们丨社区“守桶人”王泽生的北京年
文章图片
王泽生骑着垃圾车在胡同里穿行 。新京报采访人员李木易摄
一袋垃圾从入桶到装车,王泽生会分拣三次 。
垃圾入桶前是第一次分拣;垃圾入桶后的第二次分拣,王泽生仍能拎出那些“找错了家”的垃圾;在垃圾装车时,王泽生会进行第三次分拣,每往垃圾车里倒入一桶垃圾,他都要再翻一翻,确保垃圾分类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