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纳余庆 嘉节启新芳——古诗词里的春节习俗

作者:陈虎、陈树千(分别系中华书局编审、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糖瓜祭灶新年到 , 闺女要花儿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 老嬷嬷要件新棉袄 , 新媳妇光看不敢要” 。这是故乡微山湖边过年时的一首民谣 , 其中透出男女老少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浓浓气息 。其实 ,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 , 并非只指夏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 , 习惯上从腊月初八开始 , 包括祭灶、除夕、大年初一、人日 , 以及元宵节的吃元宵、闹花灯等 。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 , 既是诗词中的物象 , 又是意象 , 牵动着文人骚客们的创作灵感 , 留下了无数既富生活气息 , 又如醇酒醉人的名篇佳制 。
新年纳余庆 嘉节启新芳——古诗词里的春节习俗
文章图片
云车风马少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凝寒迫清祀 , 有酒宴嘉平”(北齐魏收《蜡节诗》) , 在数九寒冬 , 人们于腊日虔诚地举行腊祭 。晋人裴秀的《大蜡诗》 , 就详细地展示出于“岁事吿成 , 八蜡报勤”之时 , 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 , 感谢百神保佑“方隅清谧 , 嘉祚日延”的场景 。唐朝则于农历十二月寅日蜡祭百神 , 卯日祭祀土神 , 辰日腊祭列祖列宗 。皇帝每每在皇宫内苑召见近臣 , 赐给他们“黄金合里盛红雪 , 重结香罗四出花”(王建《宫词》)的腊祭供品 。诗人杜甫就曾因腊日得皇帝“口脂面药随恩泽 , 翠管银罂下九霄”的赏赐而欣喜万分 。宋代 , “家家相传侑僧粥 , 栗桃枣柿杂甘香”(宋王洋《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之》)的佛家腊八节 , 取代了腊日祭祀 。南宋范成大又说腊八粥主要是祈求“物无疵疠年谷熟” , 并迫使“疫鬼闻香走无处”(《口数粥行》) 。清朝腊八节最著名的是在雍和宫举行的腊八盛典 , 熬粥用的大铜锅就重达八吨 。
新年纳余庆 嘉节启新芳——古诗词里的春节习俗
文章图片
汉代腊祭时还有送灶神归界、接祖先回家的风俗 。至唐宋时便出现“匣中取镜辞灶王 , 罗衣掩尽明月光”(唐李廓《镜听词》)的祭祀“灶王爷”的风俗 。民间已用猪头祀灶 , 南宋范成大的《祭灶词》 , 就以诙谐的笔调勾画了一幅饶有趣味的祭灶图:“古传腊月二十四 ,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少留连 ,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首烂熟双鱼鲜 , 豆砂甘松粉饼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 , 酹酒烧钱灶君喜” , 并透露出当时的女性已不被允许参与祭灶活动的现象 , 后代逐渐形成了“男不拜月 , 女不祭灶”的风习 。祭灶时尤重“果食花饧祭灶神”(宋舒岳祥《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 , “盘中有饴凝作脂 , 愿神口舌甘如饴”(明陈荐夫《祭灶行》) , 这不仅能黏住灶神的嘴 , 更甜了灶神的心 。当然 , 古代的民间“西家新酿熟 , 祀灶请比邻”(宋刘应时《幽居》) , 还有融合邻里感情的重要功能 。
劝君今夕不须眠 大家沉醉对芳筵
新旧交接点的除夕 , “士庶之家 , 围炉团坐 , 达旦不寐”(《东京梦华录》) 。从现有文献看 , 南朝梁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 , 最早将除夕守岁节俗写入诗里 。诗人的境遇不同 , 诗中守岁的场景和心境也有异:有唐杜审言“弹弦奏节梅风入 , 对局探钩柏酒传”(《守岁侍宴应制》)的灯红酒绿 , 也有宋苏轼“儿童强不睡 , 相守夜欢哗”(《守岁》)的嬉戏热闹;有元袁凯“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一杯椒叶酒 , 未敌泪千行”(《客中除夕》)的清冷孤寂 , 也有清李慈铭一家人“翠柏红梅围小坐 , 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 。钗符金胜 , 又见一家春”(《临江仙·癸未除夕作》)的脉脉温情 。有清袁枚“伤心六十三除夕 , 都在慈亲膝下过 。今日慈亲成永诀 , 又逢除夕恨如何”(《伤心》) , 对母亲的祭奠之作 , 也有清尤侗“笑劝屠苏称合欢”“愿妾红颜胜旧年” , “更有一椿郎谶取 , 团圆 。预乞明朝拜节钱”(《南乡子·闺中除夕》) , 祈祷夫妻永结同心、长久团圆的美好情思 。“岁阴穷暮纪 , 献节启新芳”(唐李世民《除夜》) , 守岁是对美好生活的守望 。明代于谦的“寄语天涯客 ,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 只在屋东头”(《除夜太原寒甚》) , 犹如写给自己的新春寄语 。唐朝除夕 , 还有一种驱除瘟疫的“傩”或“大傩”仪式 , 如王建《宫词》中所言:“金吾除夜进傩名 , 画裤朱衣四队行 。院院烧灯如白日 , 沉香火底坐吹笙 。”“爆竹声中岁又除 , 顿回和气满寰区”(宋赵师侠《鹧鸪天·丁巳除夕》) , 除夕是孕育希望的夜晚 , “劝君今夕不须眠 。且满满 , 泛觥船 。大家沉醉对芳筵 。愿新年、胜旧年”(宋杨无咎《双雁儿·除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