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这些谣言又忽悠你多喝了几杯?

今年春节,相信很多人在走亲访友时,都免不了要喝几杯 。有时候,酒逢知己千杯少,情到深处一口闷,一不小心就喝多了 。
众所周知,酒喝多了伤身,为了减轻身体负担,不少人会寻找快速解酒方法 。因此过年期间,微信朋友圈中盛传一则解酒妙方:前一天喝多,第二天醒来难受、头晕乏力,再喝一小杯“透”一下就不那么难受了 。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网上还有很多关于酒的传言: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红酒能抗癌、喝酒能驱寒……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宿醉后次日再来一杯可醒酒?
真相:醉酒症状将持续加重
“宿醉后第二天要再喝点酒,就不那么难受了 。”和小伙伴们把酒言欢一夜后,你是否听过这样的醒酒“妙招儿”?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解酒的关键是代谢酒精,缓解酒精对人体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头晕眼花、头痛等 。前一天饮酒后,次日醒来仍感觉头晕不舒服,这意味着酒精未被完全代谢出去,酒精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还没有被完全清除 。此时,若再饮酒,增加酒精的摄入,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这种做法完全不可行,这种增加酒精摄入的行为,会加重醉酒症状并延长醉酒时间 。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真相:代谢酒精能力系天生,后天努力无用
不少人相信,越喝越能喝,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
“代谢酒精的能力,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再怎么练也练不出来 。”阮光锋解释道,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进入体内后,主要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将其变成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两种酶的活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如果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很高,进入体内的酒精就会很快被分解生成大量的乙醛,但若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话,则会使大量的乙醛在体内堆积,进而使人面红耳赤、心率加快、皮温升高,这种人通常酒量小 。相反,若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使生成的乙醛很快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人就很能喝 。
“如果是正常的不缺乏酒精代谢酶的人,因为长期不喝酒,酶的分泌相对较少,通过多喝酒,可以刺激酶的分泌,是能提高酒量的 。但若是天生缺乏酒精代谢酶的人,喝再多,酒量也无法提升 。”阮光锋说 。
喝红酒能抗癌?
真相:饮酒或引发7种癌症
红酒,似乎有别于其他酒类,被一些人贴上了高端、养生、抗癌的标签,国内外不少媒体也对红酒的抗癌功效做过相关报道 。那么,红酒究竟能不能抗癌?
阮光锋介绍,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实验中科学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改善小鼠的脂肪代谢情况,甚至能延长小鼠的寿命 。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虽然可以调节血脂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其抗癌的效果却甚微 。
而红酒中的主要成分——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一级致癌物 。大量研究发现,即使少量喝酒也会增加罹患口腔癌、食道癌、乳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如果饮酒多的话,患这些疾病的风险还会大大增加 。比如,如果每天喝50毫升酒,患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将增加2.1倍,患食道癌、喉癌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比原先增加一倍左右,患乳腺癌的风险将增加55% 。最新研究也发现,有确切证据证实饮酒可以致癌,并且至少与咽部、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这7个部位的癌症相关 。
阮光锋坦言:“酒精对健康百害无一利,而且没有安全范围,只要喝酒,就对健康有害,就会增加患各种癌症的风险 。从健康角度来说,能少喝就尽量少喝,最好不喝,实在想喝也要控制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