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赴内蒙古支教老师:分数之外,孩子们更需要情感教育( 二 )


当地的老师也都非常真诚和友好,我们缔结了非常深厚的“鱼水之情”,甚至超出了一般同事的关系 。支教团老师长期住在集体宿舍,他们动不动就做一些包子和菜送来,我们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
在这里,人与人的心灵是很近的,关系也很纯粹 。
新京报:在你看来,支教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郑飞翔:我觉得我们就像是“送货人”,要把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及爱心送给当地的师生 。北京支教团队的很多老师都自发利用自己的力量,联系社会企业、爱心人士,为当地的学生募捐,很多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很感动,说“你们北京老师真好” 。当地的教育伙伴在看到这样的“送货”行为后,可能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同时,我觉得支教团队的老师也像一面镜子,必须把自己“擦干净”,因为我们在这里不止代表自己,还代表着北京教师的形象,必须严于律己,无论工作态度还是业务水平,都要以最高标准呈现给大家 。
“风可动幡可动,对孩子们的心不动”
新京报:你觉得当地的孩子们,需要的是怎样的教育?
郑飞翔:教育帮扶是个慢功夫,除了知识的传授,孩子们更多的还需要情感上的教育,他们需要被尊重、被关注和关爱,需要有人陪伴 。
一方面,分数确实重要,如果阿尔山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改变的不仅仅是他的人生,而是整个家庭的未来 。另一方面,很多在校的孩子离家很远或者父母常年在外,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他们的家人,不光要给他们传授知识,更要在长期的陪伴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通过与孩子们像家人一样的相处,给予他们关爱,向他们传递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让孩子们怀有自信、安全感 。在支教帮扶中,后者可能具有更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
新京报:支教总有结束的一天,往后你们和阿尔山的孩子们还会保持联系吗?
郑飞翔:风可动,幡可动,对孩子们的心不会动 。支教有终点,但与孩子们的联系不会结束 。即使回北京了,我们和阿尔山的孩子们仍然会经常保持线上联系,他们的困难、心里话还可以和我们说,距离隔不断感情 。
前两批支教结束回北京的老师,时不时还会给我发微信,分享阿尔山当地的教育情况,我问他们怎么知道的,原来是这儿的学生通过微信告诉他们的,他们一直很关注这里的孩子 。这种情感教育的力量是会一直延续下去的,从教育帮扶的长远效果来看,也是不能断的 。
阿尔山版《成都》唱出异乡支教的深情
新京报:经过这些年的支教,你对阿尔山有了怎样的感情?
郑飞翔:每次开学前,我从北京坐飞机前往阿尔山,一路上都非常期待,进入内蒙古以后,看着飞机在白云中穿梭,下面是起伏的山脉,心情就像蓝天一样晴朗 。
今年的元旦晚会上,我们支教团老师唱了一首自己改编的阿尔山版《成都》,歌词里写道:“让我感到幸福的是相互的守候,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和我在一中的校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这首歌包含了我们支教团队对阿尔山的情怀,我们真的把这里当作第二个故乡 。
新京报:常年在外,会想家吗?
郑飞翔:想家是难免的,我爱人偶尔会来探亲,有一次看到宿舍里的方便面箱子,忍不住掉眼泪 。这两年在阿尔山支教,离不开家里人的支持 。父母在老家,爱人在外地工作,儿子在国外上学,我开玩笑说,我们这是“四口四地”,北京的家里空无一人 。这两年远在他乡,亏欠家人很多 。老岳父病危的时候,家里其他姐妹女婿都赶回家守着老岳父最后的日子,我因为工作扯不开身,没能到床前尽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