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海星入侵狂吃蛤蜊扇贝 渔民损失惨重如何应对?( 二 )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在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在辽宁和山东半岛少数地方,它以蚬子的名号存在;在山东半岛其他地区,蛤蜊是它的专用名;继续向南走,人们称它花蛤或花甲 。
最近几年,菲律宾蛤仔以年产300万吨、占全国海产养殖总量15%的庞大规模一直雄踞我国海水养殖产量最高的物种榜首 。尤其是在辽宁、山东两省,不管是从生产还是消费层面,菲律宾蛤仔都是沿海地区最重要的存在 。
在本次海星入侵事件的事发地青岛,菲律宾蛤仔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贝类,大批青岛籍明星的推广让许多异乡人都学会了一句青岛话——“喝(念作‘哈’)啤酒吃蛤蜊(念作‘嘎啦’)”,吹着海风畅饮啤酒吃菲律宾蛤仔是青岛人最本味的风情 。根据前几年的统计,青岛市民每天吃掉的菲律宾蛤仔至少有50吨 。菲律宾蛤仔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量足、美味又烹调省事 。尤为重要的是,沿海居民旺盛需求带来的庞大养殖规模让它随处都能找到 。
有资料显示,2007年3月底,青岛菲律宾蛤仔的主产区红岛爆发多棘海盘车灾害,到四月中旬,红岛养殖区的菲律宾蛤仔受害面积达到60%,部分养殖区蛤仔死亡率甚至达到80%,一条60马力的渔船一天能捞出一吨多棘海盘车,整个养殖季青岛产量损失十余万吨 。就在一年前的2006年7月,青岛的崂山、黄岛和胶南等地就已经遭受过一轮由多棘海盘车、海燕海星共同组成的“海星入侵”,比2007年那次还惨烈的是,这些区域的养殖品一般是更名贵的鲍鱼和刺参,受灾最严重的黄岛街道后湾,10户鲍鱼养殖户的损失就已经超过千万元 。
在多棘海盘车的原始栖息地之外,由它导致的生态入侵灾害也已经形成,1999年,塔斯马尼亚渔民从海底捞到了这种从未见过的海星,此后,多棘海盘车不仅持续危害当地贝类养殖业,还持续沿着澳大利亚沿岸北上,当地一种濒危鱼类粗体澳洲躄鱼的急剧减少也很可能和多棘海盘车有关,这种鱼产在藻丛里的卵团被海星大肆掠食 。合理的推测是,多棘海盘车的幼体是跟随着货轮的压舱水来到这片新天地的 。
多棘海盘车灾害是如何爆发的?
按照老渔民的描述,海星一直有,但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多海星泛滥,这不得不让人联系到近几十年来近海生态环境的迅速变化——海星并非没有天敌,大量鱼类、底栖大型螺类都可以有效压制海星种群规模,但随着近海捕捞的蓬勃开展,拥有更高经济价值的掠食性海洋鱼类资源率先枯竭,无意中给海星泛滥的规模提升了天花板 。
另一种观点认为,海星的泛滥和近海滩涂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密切相关,滩涂贝类养殖让海星的幼体更容易找寻到食物,也极大地推动了某片海域对海星种群的承载量,事实也证明,即便是在2006、2007年青岛海星灾害爆发季,海星的爆发也只局限在养殖区域附近,附近其他海域的海星种群规模一直保持在正常水平 。这种观点认为,大规模贝类养殖给海星泛滥降低了爆发门槛 。
有没有办法去根治或减少海星泛滥的灾害?
吃,可行吗?
这个已经被无数实例证明是完全行不通的 。针对有网友提出“让吃货来消灭海星”,专家提醒,人们平时吃的海星其实是它的生殖腺,含有轻微毒性 。有人吃后嘴里会有酥麻的感觉,建议少吃 。身体虚弱有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
也有人提到了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同样的例子还有牛蛙,小龙虾和牛蛙都很受街头餐饮欢迎,国内有许多养殖户通过养它们发家致富,但这一点也没妨碍它们继续在中国的野生水体里成为生物入侵物种,你也不可能把它们都捉干净、吃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