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叫什么节(七夕节的由来和传说)( 二 )
“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在南朝梁时殷芸的《小说》中已有粗略的梗概 。当时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比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周处的《风土记》,都有牵牛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 。而20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搜神记》中“田昆仑”和宋初《太平广记》中“郭翰”这两则故事,对明清时代牛郎织女故事的完成有更大的影响 。
“田昆仑”的故事传说,田昆仑是穷汉,一天看到三个仙女在河中洗澡,于是他偷取了其中一套衣服 。结果两个年长的仙女各自抱衣乘风而去,只有最小的仙女不敢出水,后来嫁给了田昆仑 。他们生了个儿子田章 。后来天女返回天庭,又出现了儿子田章寻母的故事 。
“郭翰”的故事内容也大同小异 。只是这郭翰是个“姿度美秀,善谈论,工草隶”的文人,说他有天在庭院中观月,忽见织女下凡,两人情投意合,就私订了终身 。此后,织女夜夜来往于天上人间 。有一天织女忽然对郭翰说:天帝知道此事后,命我不许再来,我们永别了 。这郭翰悲伤成疾,织女在天上知道后,派了个使女下凡,赠诗两首,其中一首说:“情人终已矣,良会更何时 。”这则记述可以说是牛郎织女故事的文人化 。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
关于七夕的由来与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版本较多,但基本内容基本一致 。那么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究竟在哪里?说法也很多 。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黄河河套,都被称为“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其实这些说法大多数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
七夕节这一天,中国古代主要活动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 。
节日习俗
文章图片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
文章图片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
文章图片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 。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 。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
文章图片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
- 大家都在刷“张同学”,到底刷的是什么?
- 赵立坚:美国选总统要花140亿美元 这算什么民主?
- 就聊十分钟|吉林越狱犯朱贤健逃亡41天经历了什么
- 日本将禁止所有海外旅客入境 “封国”到底是为什么?
- 替人提取公积金一小时到账?背后有什么猫腻?
- 从放烟花到弹钢琴,疫情防控的“温情”背后是什么
- 乡村振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乡村产业发展也需要CEO
- “迄今为止最糟糕的变异株”,Omicron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 变异株Omicron的出现意味着什么?突变数量“前所未有”
- 新冠新变体"奥密克戎"引发什么症状?外国专家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