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二 )


据《2020年城市社区居民生活废弃物管理信心指数与意识行为研究报告》,有三成多的居民不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是受“群羊心理”和“鸵鸟心理”影响,个人意识提升、社区设施监管、个人知识技能连续三年成为影响居民实现垃圾分类的必要因素 。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副会长刘晶昊表示,垃圾分类要从源头做起,但是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要将形形色色的生活垃圾精准地投进垃圾箱确实存在一定难度 。其次,由于不同地区对垃圾的回收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对同一种垃圾的归类也有差别,客观上提高了老百姓参与分类的门槛 。
垃圾桶也有“读心术”
依靠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科技在破解垃圾分类的难题上显现出了大作为 。在北京东城区新怡家园社区,采访人员看到每栋楼附近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每个站点除了四色分类垃圾桶,还配备了智能垃圾箱 。智能垃圾箱底部装有称重装置,可以根据居民投放的频率和数量进行积分,能兑换相应的礼品 。“丢垃圾还能赚积分,我和老伴每天来智能垃圾箱‘签到’ 。”居民张阿姨熟练地打开微信扫码积分,该小程序中有预约回收、积分商城、查询覆盖范围等多种功能 。“自从有了智能垃圾箱,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明显更高了 。”附近的督导员说 。用科技的力量解决垃圾分类这件小事,绝不是“杀鸡用牛刀” 。在北京海淀区,超过2万个垃圾桶和100余辆运输车都拥有了“读心术” 。装有芯片的智能垃圾桶拥有自动溢满报警功能,可以及时将垃圾数据传入调度平台,通知附近车辆收运,彻底把过去“空车找垃圾”的收运模式转变为“垃圾找空车” 。这样一来,不仅高效解决了满冒问题,而且节约了值守的人力成本,对于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起到重要作用 。
刘晶昊表示,智能化设备的引入让垃圾分类成为一件时尚的事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精准的工作指导,也为其研究和分析生活垃圾问题提供了依据 。但是,相较于普通垃圾桶,智能垃圾桶成本较高,建议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安排,垃圾分类也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
求实效得看“真功夫”
在实地走访中,采访人员明显感到,不同小区在垃圾分类上下的功夫有粗有细 。一些地理位置好、物业服务佳的小区,特别是有创建垃圾分类样板小区“指标”的街道,在宣传物料、引导员、智能垃圾箱、分类回收箱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成本;而一些人员流动性大、楼龄较老的旧小区,分类桶站的设置逐渐沦为“样子货”,绝大部分分类工作由屈指可数的保洁人员“代劳” 。在北京南四环的彩虹城小区,一名保洁阿姨连连叫苦,“住户多,我们每个人要负责好几栋楼的清洁,根本顾不过来” 。
在某示范小区的走访中,采访人员也听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说起社区的垃圾分类服务,从事家政工作的张大姐连连称赞:“二次分拣员是‘社区美容师’,厨余垃圾分拣得非常彻底,真不错!”另一位阿姨则持保留态度,“我坚决支持垃圾分类,因为我们要考虑子孙后代,不能光想这辈子的事 。但是小区一共七八栋楼,安排了近20个引导员,人力成本确实有点高 。分类回收箱也只用了半年左右,疫情后就停用了,是不是太浪费了?”
如何让垃圾分类这件关乎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小事”,既办得漂亮,还赢得人心,着实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刘晶昊表示,归根结底考验的是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各地标准是否一致、桶站布局是否合理、收集外运是否及时、分拣回收是否高效、投入产出是否对等,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垃圾分类的最终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