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英雄有“家”了

“我们愿意当无名烈士的亲人,每年都去祭奠他们,真正让烈士他乡变故乡 。”4月2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烈士陵园,志愿者们郑重许下诺言 。
半个多月前,宁海发起“为无名烈士寻亲”活动,招募志愿者寻访散落在各处的无名烈士墓 。一支“寻亲队”迅速集结,分赴乡镇村落,截至目前,已寻访到5处墓葬,收集了20位无名烈士的事迹 。随着活动的深入,共有上万名宁海人陆续加入“寻亲队”,千余人志愿加入“亲人团”,一起寻访英雄足迹、传播英雄故事、守护烈士英魂 。
亲历者:不仅默默缅怀着,还倾其所有守护着
宁海县大佳何镇大佳何村老街的一处廊檐下,总是坐着一位名叫马能胜的90岁老人 。只要路过的人与他耐心攀谈上两句,就会听到一个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 。
宁海解放前夕,解放军一支小分队乘坐的帆船因故搁浅在大佳何镇的一处浅滩 。天亮后,这支队伍不幸遭遇了敌军 。这一仗从天亮打到了黄昏,直到战士们弹尽粮绝后被俘 。
“他们被绑着押到了我们村的老街上,坐在台阶上紧紧挨着,身上不停地流着血 。”马能胜在老街住了一辈子,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 。“一共8个人,有男有女,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 。”村民们不忍心,偷偷地给他们送吃送喝 。后来,战士们都被杀害了 。他们的遗体被几位好心村民葬在了溪边树林之中 。40年后,镇政府组织整理了这些遗骨,移到山上建墓立碑,供人凭吊 。
对马能胜来说,这段经历刻骨铭心 。七十多年来,他总是对着后辈们唠叨:“可惜啊,牺牲的战士们没有留下姓名,埋在了这里,远方的家人该多难过,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直到半年前,本地的民俗研究者何晓道拜访了他 。
“我从小到大无数次听老人们讲起这段故事 。”何晓道花了半年时间,走访了数个村庄,找到了30多位曾亲历这段历史的老人,最后将故事写进了文章中 。
3月下旬,宁海发起“为无名烈士寻亲”活动,越来越多的亲历者浮出水面 。人们发现,无数个日夜里,这群朴实的人不仅默默缅怀着,还倾其所有守护着 。其中,就有胡陈乡大赖村的96岁老党员尤洪章 。
1951年7月,一伙土匪出没在胡陈乡附近 。作为一名民兵,尤洪章也参与了那场战斗 。“我躲在草丛里,看到土匪经过,点了下人数,是44个 。解放军立马发起了进攻,一直打到晚上 。”尤洪章说,最后,解放军打跑了土匪,把战死的战士抬下山安葬了 。
“他们都是为了村庄的和平牺牲的 。”从那些战士永远留在大赖村的那一刻起,尤洪章就成了守墓人 。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不忘到墓地拔拔草 。想起那些肩并肩的战友,还会止不住地流泪 。尤其是清明节,他会提前一个星期就打电话给在外经商的儿子,让他带着老婆孩子早点回来上山祭奠、献上哀思 。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尤洪章不仅带领着村民在这里祭扫,还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几十年来,他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解放军战士不屈不挠的革命故事 。“有这么多人关心、爱护他们,他们在地下一定会有所安慰 。”尤洪章说 。
传承者:我们活着的人都是烈士的亲人
通往强蛟镇峡山村革命烈士陵园的山路,王成恕已经走了五十多年 。陵园中心有座墓穴,里面长眠着4位不知道姓名、年龄、籍贯的烈士 。墓前矗立着一块高约3米的赭红色石碑,上面刻着百来字的碑文 。这份碑文就是王成恕写的 。
1968年,两位热心的峡山村村民带头,将以前牺牲在附近的无名烈士遗骸迁至此地集中合葬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当时的村小校长,王成恕写了碑文 。从那之后,王成恕踏上了漫漫守护路 。每逢清明,他都会带着师生祭扫,年年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