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英雄有“家”了( 二 )


从热心村民到王成恕,再到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岁月变迁中,守护这座墓已经成为整个峡山村的默契 。1997年,考虑到石碑破旧,峡山人开始四处筹集资金修缮 。镇里的少先队员每人每星期节约1元钱,半年时间就累积了9000多元;镇里的机械厂、塑料厂和县里的设备厂各自拿出了数千元……最后,这座陵园在大家的努力下修缮一新,被镇政府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17年,宁海县民政部门又拨款近10万元,扩大了陵园 。
“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让烈士精神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活下来 。”强蛟中心小学90后教师金雪葵说 。2017年,她接过了王成恕的接力棒,成为每年清明祭扫无名烈士墓的主要组织者 。现在,她又申请加入了“亲人团”,带领学生们守护这座墓地 。“祭奠英烈忠魂、传承红色基因,能够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贡献 。”
【无名英雄有“家”了】这些天,岔路镇兆岸村村民王乘红带着志愿者奔波在宁海各个村庄,寻找无名烈士墓,抢救搜集烈士资料 。“我一听说要组建‘寻亲队’,立马就报名了 。”王乘红激动地表示 。来自军人家庭的他做退伍老兵送温暖活动已经有七八年 。早年间,他就从一名退役军人口中得知宁海埋葬着许多无名烈士 。“战争时期,宁海就有上万人投身战场,目前全县有名可查的烈士只有148人,无名烈士不计其数 。有了‘寻亲队’,送他们回家的愿望说不定能够实现!”
峡山村、井栏村、小青村……“为无名烈士寻亲”活动启动半个多月来,志愿者先后踏遍10多个乡镇,共寻访到5处墓葬,收集到20位无名烈士的事迹 。
志愿者还在峡山村烈士遗骨里发现了一枚刻着“孙范章”名字的私章,还有两枚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纪念章 。“目前只有这一点点线索 。”王乘红说,未来的路很难,大部分烈士的身份很有可能找不到,但“寻亲队”不会放弃,除了实地寻找线索,还会借助网络与全国各地的信息群进行实时分享 。
“烈士们的功绩不会因他们无名而消失 。”宁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章伟银说,宁海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接下来将通过立碑、立传、宣讲等行动,把英雄事迹整理成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成立革命故事宣讲团,把无名英烈的事迹传播到基层 。“要让人们知道,正因为有了这群人,才有后来者的幸福生活,我们活着的人都是他们的亲人,宁海就是他们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