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塑替代品跟得上吗?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调查

史上“最严限塑令”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 塑料产业迎来升级挑战 。其中 , 作为对传统塑料最具替代优势的生物降解塑料 , 成为市场“新宠” 。但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目前可降解塑料产业仍然“小而散” , 高端产能仍显不足 , 企业和商家的成本压力较大 , 产品全面推广存在客观阻力 , 亟待新一轮提质升级 。
2020年1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 既针对多个行业提出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用品管制要求 , 也提出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和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等措施 , 被称为史上“最严限塑令” 。时隔一年后 , 这部新规已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 , 各地也纷纷推出地方版限塑措施 , 专项整治工作逐步推进 , 新旧塑料产业迎来升级挑战 。
新版限塑令实施以来 , 可降解塑料制品成为市场“新宠” , 相关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密集布局 。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超过8000万吨 , 有人提出 , 假设其中有20%的市场被可降解塑料替代 , 那么对应的市场规模与现在相比具备百倍增长空间 , 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时代” 。但与此同时 , 可降解塑料行业规模仍然“小而散” , 低端产能过剩 , 高端产能不足 , 亟待新一轮提质升级 。
你身边的商超百货、外卖快递全面“降塑”了吗?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和推广情况如何?产业会否迎来茁壮成长的新春天?
管得住大连锁管不住小卖部
不少大型连锁商超、餐企已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 , 但一些路边小店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新版限塑令发布后 , 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 海南、山东、浙江、河南、北京……多地相关措施陆续出台 , 严防“白色污染” 。去年12月 , 北京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 , 聚焦餐饮、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等重点行业 , 强化减塑力度 , 严控一次性塑料制品 。
采访人员在北京采访时发现 , 众多大型连锁商超已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 , 不少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陆续淘汰过去常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盒与吸管等用品 , 更换为纸质或其他可降解材料替代品 。
在家乐福超市中关村店 , 采访人员看到 , 这里的购物袋已更换为可降解塑料袋 。其中 , 大号购物袋售价为0.8元 , 小号购物袋0.5元 。超市工作人员介绍 , 原有的一般塑料袋售价分别为大号0.3元、小号0.2元 , 但从今年1月1日起不再销售 。因价格上涨 , 购买塑料袋的消费者明显减少 , 并且以年轻人居多 , 中老年消费者大多会自备购物袋 。
除家乐福外 , 北京的盒马鲜生、便利蜂、超市发等商超和便利店都已全面推行可降解购物袋 , 且售价均有明显上升 , 个别超市的大号购物袋售价甚至超过1元 。
在北京西红门欧尚超市收银台前 , 采访人员遇见了因没有自备购物袋而选择临时购买超市可降解塑料袋的牛女士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平常去线下超市购物的机会较少 , 未养成自备购物袋的习惯 , “总以为超市里的购物袋也就3角钱左右 , 没觉得有多贵 。现在可降解塑料袋价格确实比以前贵了些 , 但材质更加环保 , 以后我争取自己备好购物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