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证券ESOP:百万年薪不如股权激励?公募基金也人才荒

公募基金股权激励之风越吹越盛 。
在基金管理行业中,人才无疑是最核心的资产 。但随着牌照红利逐渐消减,各类资源均向优质头部基金公司集中,公募行业不得不直面人才流动与激励难题 。
但探索股权激励这件事上,公募基金公司们已早早行动,其中不乏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等众多头部的身影 。
尤其是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通过股权变更,“铺路”其股权激励计划 。例如,中欧基金日前通过股权变更让包括员工持股平台在内的员工持股比例一跃超50% 。
老虎证券ESOP注意到,除了部分基金公司已经“落袋为安”之外,还有不少公司在排队变更股权的路上 。仅上半年就有富安达基金、太平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申请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 。
而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所包含的,既有当下基金公司对维系长远发展和长期战略布局的诉求,也有公募行业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及吸纳人才的渴望 。
公募基金股权激励大爆发
去年以来,基金经理们被频繁传出离职和跳槽的消息 。截至2021年8月中下旬,基金行业高管人数变动超200人 。其中,大型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工银瑞信、鹏华基金等 。
而明星基金经理等人才流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让基金公司的权益基金规模大幅缩水 。以东方基金公司为例,随着牛市的结束以及投研团队的流失,东方基金的资产规模从2015年攀升至650亿后逐渐缩减 。
加速基金经理们离职及跳槽的,除了业绩考核出现分化之外,也有激励不足等诸多原因 。而面对后者,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才竞争日益激励,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也逐渐意识到,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缓解当下人才流失的局面,其赋予企业“金手铐”的价值也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认可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已超30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近10家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审批处于排队受理中 。
行业人士认为,从资本市场大环境来看,股权激励制度对基金公司整体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不断吸引优秀人才来提升投研实力和提升管理业绩,扩大资产管理规模,愈发成为未来中小型基金公司和次新基金公司发力的新方向 。
例如2014年成立的创金合信基金,作为业内首家成立时即实现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目前其员工持股比例已提升至近50% 。而老牌基金公司的危机感也在不断觉醒,作为“老十家”中首家推行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在2019年7月份首次实施的股权激励方案中,激励范围覆盖了百余名中高层员工 。
老虎证券ESOP注意到,多数基金公司的激励计划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的方式来实现,设立专门的有限合伙企业当作股权激励平台,被激励员工通过该有限合伙企业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
由于股权激励的间接持股方式,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会因为股权激励计划而出现频繁的变动,股权结构也更稳定 。
而且在有限合伙形式的员工持股平台之下,基金公司可以设置特定的合伙人来统一行使/管理该持股平台所持有的股份投票权,而被激励员工更多的只是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出现,并不执行合伙事务参与投票 。
在有限合伙的制度保证下,基金公司的实际控制方可以避免因股权激励带来的控制权稀释风险 。
实际情况下,万家基金最早借专户子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形式来实现激励计划 。而像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也是通过新增员工持股平台股东的方式来实现股权激励的长期延续 。
顶流基金经理们戴上“金手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