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0年的支教接力( 二 )


1988年8月,第一批次的33名海安老师乘坐火车、汽车,辗转2000多公里来到宁蒗 。“刚到的第二天,就遇到了泥石流,到处都是泥水和石头,木板房也被冲坏了……”很多海安老师对当初的情景记忆犹新 。
在帮扶早期,宁蒗县办学条件艰苦,海安支教老师和当地教师一样住着用木板隔开的简易宿舍、喝着浑泥水,常常因变压器跳闸而用不上电,但他们仍坚持不懈,辛勤耕耘 。
【跨越30年的支教接力】海安老师改变了宁蒗人的时间观念 。第十轮海安宁蒗支教团领队、宁海民族中学副校长陶长江告诉采访人员,海安老师早晨起得最早,晚上睡得最晚,班主任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以身作则带动学生勤奋努力 。
宁蒗宁海民族中学海安4班的学生在教室里上课(8月25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胡超 摄
海安老师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019年考入清华大学的杨昌华,是第一届“海安班”的学生 。他告诉采访人员,海安老师注重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色和潜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主动学习意识,“就连考试考什么都要征求学生意见,也不监考,完全靠学生自觉 。”
第一批海安老师执教3年后,宁海中学中考成绩跃居全县第一 。之后,宁海中学教育成绩连年保持全县领先地位;在支教重点从初中延伸到高中后,引发全县各学校的教学竞争,宁蒗跃升为丽江的高中教育强县 。其中,“海安班”的一本上线率连续3年超过90%,多名学生被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录取 。
这在以前难以想象 。“‘宁海之约’诞生之前,宁蒗教育处于缓慢的‘挪进’状态,中考招生有时要降低100分照顾录取,高考常被‘剃光头’ 。”长期和海安老师共事的宁蒗县教体局原局长张达峰非常感慨 。
海安老师还奉献着爱心 。去年10月,海安市曲塘中学举行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筹集的善款通过海安老师、宁蒗县第二中学副校长王霖伯转交给20名困难学生 。
拼版照片,上图为:海安老师王霖伯在宁蒗宁海民族中学高27班教室过中秋节(资料照片,1999年9月摄);下图为:海安老师王霖伯在宁蒗二中高103教室上课(2021年4月23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这已经是王霖伯第二次来宁蒗支教 。和他一样,许多海安老师心系小凉山,主动多次参加支教 。2010年8月至今,教化学的海安老师王拥军已连续四轮支教11年,带出一批当地青年化学教师 。“我的人生价值在这里实现 。”他说 。
在宁蒗宁海民族中学,海安老师王拥军(右四)作为化学备课组组长和同事一起备课(8月26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胡超 摄
索玛花开幸福来
30多年来,海安老师的办学理念、工作作风、教育方法在宁蒗引发“裂变效应”,催开了高山峡谷中的一朵朵索玛花儿 。
“索玛花开幸福来” 。采访人员在宁蒗采访时,从县城到偏远农村,从易地扶贫搬迁点到中小学、幼儿园,都能遇到受益于海安教师、走出大山后又回来建设家乡的人 。
在宁蒗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幸福家园,紫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云花是6600多名搬迁群众安家发展的“主心骨” 。“要是没有海安老师,我也不可能站在这里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她说 。
这是宁蒗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幸福家园一景(8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采访人员 胡超 摄
在宁蒗县幸福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户苏解放莫向紫玛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云花(右)咨询就业补助事项(8月25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胡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