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又遇“少子化” 长三角人口结构矛盾待解( 三 )


出台鼓励老年人就业措施,充分发挥老年人价值 。老年人不是社会包袱,而是社会财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利用 。李志宏建议,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才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服务,为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老年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便利 。鼓励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 。
储昭斌表示,目前老年人退休便完全结束了职业生涯,未来可考虑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60岁这样的年纪退休,对于一些业务岗位的人来说是事业鼎盛期,尤其是老医生、老教师、老技术工人等,应支持老年人创新创业继续发挥人生价值 。”储昭斌说,如引导劳动强度较低、技术水平不高的第三产业部门延长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为老年人就业提供空间 。这样,既可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也能让政府集中力量,在老年福利事业发展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向迫切需要帮助的老年人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健全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专家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首先要做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 。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责任共担的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建立与医疗保险分离运行、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比较健全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体系,确保有能力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
营造适老环境,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安徽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西翀建议,要营造适老智能时代环境,智能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与老龄化相叠加的时代,却给老年人造成一道无形的数字“鸿沟” 。应该让智能技术的运用更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动老年人共享社会进步、技术革新的成果 。
同时,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方式,加快推进适宜养老的居住区建设,重点做好老旧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造,特别是加装电梯,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