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诈骗村”:海南儋州的反诈之路

_本文原题是:走出“诈骗村”:海南儋州的反诈之路
这些诈骗团伙大多是来自当地乡镇的“80后”“90后”,本地人戏称他们是“作吃仔”(儋州方言,意味自食其力的人) 。他们有的是兄弟姐妹,有的“全家齐上阵”,有的甚至未曾坐过飞机 。
走出“诈骗村”:海南儋州的反诈之路
文章图片
▲南丰镇下辖的村庄内,打击电信诈骗的标语随处可见新京报采访人员金贻龙摄
“勤劳致富光荣,诈骗钱财可耻!”宁静的村道上,一行打击电信诈骗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 。
这里是儋州,海南省西部,濒临北部湾,海岸线长达200多公里,滩涂湿地星罗棋布 。不过,很多人知道这个年轻的地级市,并不是因为旅游,而是来自当地的诈骗短信 。
短信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尊敬的旅客,您预订的XXX次航班因故已被取消,为避免影响行程,请及时联系客服400XXXX办理改签手续……”
这些诈骗团伙大多是来自当地乡镇的“80后”“90后”,本地人戏称他们是“作吃仔”(儋州方言,意味自食其力的人) 。他们有的是兄弟姐妹,有的“全家齐上阵”,有的甚至未曾坐过飞机 。
最疯狂的时候,当地出现了以木棠镇高犁村、南丰镇南茶村、兰洋镇南罗村等村庄为代表的“诈骗村” 。作为被国务院“点名”的全国首批7个电信诈骗重点整治地区之一,儋州自2015年以来,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反诈战” 。五年过去了,新京报采访人员走进儋州,观察其中的变化 。
“打工不如打电话”
从木棠镇往东南方向行驶半个小时,七拐八弯之后,一条绵长而狭窄的小路向大山深处延伸 。车窗外是绿油油的稻田,和看不到尽头的山林 。
外人很难想到,这个看起来远离现代都市的地方,是儋州市电信诈骗重点整治地区——高犁村 。
从地理位置上看,高犁村算得上古老、封闭,许多村房还是碎石修成 。或是多年的风吹雨淋,村道边打击电信诈骗的标语有些泛黄,一位退休村干部感慨说,“村里十几岁的年轻仔搞诈骗好普遍 。”他告诉新京报采访人员,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他们村,这里也并非儋州市电信诈骗的源头,“只是这些年,村里干诈骗被抓的人比较多,才引起了外界的更多关注 。”
早在2013年10月,儋州市公安局就曾在高犁村开展围村收网,当时抓获了34名涉嫌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 。他们都是高犁村人,全姓羊,年龄从16岁到30多岁不等 。其中学历最高的也才初中毕业,其中还有兄弟、兄妹合伙作案,妹妹假冒客服人员,帮哥哥诈骗别人 。
按照这位退休村干部的说法,高犁村的电信诈骗风气也是在那个年头形成的 。当时村民的流动性大,很多年轻人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 。接触外面的人和事多了,有人把学到的“技术”带回村里 。后来,村里甚至流传起一句话,“打工不如打电话” 。
他们的诈骗形式并不复杂 。一位办案民警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再到网上买一个以“400”开头的客服电话和银行卡,就开始在各大网站上发布航空公司“机票退改签”的消息,留下客服电话,“等鱼上钩” 。
“村民们以网络诈骗为职业,一旦有人被骗,还有专人负责到附近乡镇的银行ATM机上取出非法所得款,去取钱的人还能分一笔钱 。”据办案民警透露,靠着诈骗所得,村里不少人都买了几十万元的轿车,不出去工作也能生活滋润 。
走出“诈骗村”:海南儋州的反诈之路
文章图片
▲儋州市公安局组织警力在重点乡镇开展巡逻儋州市公安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