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诈骗村”:海南儋州的反诈之路( 二 )


“外面的诱惑”
没人能解释清楚儋州的诈骗风气是如何形成的 。
“只要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情,并获取了利益,这里的人就会跟进学习 。”谈及地域性诈骗的成因,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曾对媒体这样解释 。
羊贵东最早在2006年就知道儋州“有诈骗”了 。他的老家挨着高犁村,中学时,他喜欢去镇上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经常看到一些“社会哥”用QQ群发中奖消息 。
在他印象里,“社会哥”们很拽:骑摩托,染头发,有文身,网吧一半以上的电脑都被他们承包了,“一整排都是他们的人,他们还问我要不要帮忙管理机器,一天200块钱,管饭 。”
多年以后,羊贵东才弄明白,当初与他擦肩而过的“生意”,其实就是骗取QQ兑奖的手续费和保证金 。这或许是儋州最早的“诈骗”手段 。
2009年之后,儋州地区的诈骗手段借着互联网出现了延伸,从“400”开头的网络诈骗电话,到盛行一时的机票退改签短信诈骗,还有电视节目抽奖中奖骗术 。
“犯罪分子的反侦查意识比较强,技术经常‘升级’,警方也在研究他们的作案手段,这是相互较量的过程 。”儋州市反诈专项办负责人赵细军向新京报采访人员介绍,这种诈骗并非单个人能完成,如今,诈骗团伙已经形成了包括买卖“两卡”(指电话卡和银行卡)、获取公民信息、提供网络引流及网址域名技术服务、冒充客服聊天、取款分赃等诈骗链条 。
在儋州,许多老人留守乡村种橡胶,年轻人外出务工,诈骗团伙便将目光瞄准十几岁辍学的初中生或待业青年 。他们混迹在各种QQ群,“谁个愿意提供银行卡走资金流?”虽然未提诈骗,但大家彼此形成了默契,愿者上钩 。
根据“行规”,只要提供一张银行卡,就能获得2000元左右的酬金 。提供取款服务的人,每单抽成10%-20%,有的熟手干脆玩起“黑吃黑”,把取到的钱私吞 。
羊贵东如今已是木棠镇积万村支部书记,在他看来,当地诈骗泛滥的原因是外面世界的诱惑太大,“看到别人诈骗轻松到手几万块,天天吃好的喝好的,小车开着,多少有些心动 。”
儋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第三大队民警符警官也有类似的感受,他从警十多年,办过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他发现,很多嫌犯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少年,符警官常在心里想,“多好的年纪,应该好好读书啊,怎么会干起诈骗?”
而让符警官觉得更荒唐的是,在当地不少农村,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会拿诈骗作为评判小孩是否有出息的标准,即便警方发布网上追逃令后,也很少有家长会规劝其孩子投案自首,“他们甚至觉得无所谓 。”
被“点名”之后
由于诈骗猖獗,2015年10月9日,国务院将儋州市列为全国7个电信诈骗重点整治地区之一 。此时,儋州升级为地级市还不到半年 。
很快,消息传到了这个人口刚过百万的年轻城市 。当时,符警官还只是儋州市一个乡镇派出所的普通民警,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热爱的城市会以这种方式“出名” 。
他形容那种感觉“很难堪”,但转过头来,他又和同事们开始思考:“是不是我们的打击力度还不够?”
其实,被“点名”前两个月,儋州市就启动了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上,儋州警方表态,要主动出击,打掉儋州电信诈骗这张“黑名片” 。
与专项行动“配套”的还有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市综治办、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人民银行、工信局、银监办等22个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会议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必须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