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台、用平台、筑生态,以市场化手段应对工业互联网“落地”挑战( 二 )


此外 , 员工持股平台由青岛海智融创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 。
工赋(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各方 , 在平台建设、数据开放、场景生态等方面各具优势 , 通过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将各方联系在一起 , 不仅为平台的运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市场化模式 , 而且还汇聚起了合资各方链接的资源 , 正是“建平台、用平台、筑生态”的生动诠释 。
02
搭建政企平台 , 拓展生态外延
通过成立工赋(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来实现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市场化运营 , 不只是商业行为 , 还要兼顾一定公共服务属性 。
这份公共服务属性 , 一方面是在企业端 , 为企业升级转型提供更便捷、更贴合的政务服务 , 更高效、更精准的工业互联网转型服务;
另一方面是在政府端 , 为政府前瞻精准决策提供企业精准画像、数字产业地图 , 让政府动态掌握产业布局 , 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大数据支撑 。
精准画像、数字产业地图的实现 , 是因为平台能够实现为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 , 提供从企业开创公司 , 到投资立项、引进人才、数字化管理、转型升级、融资支持以及公司注销的全流程管理服务 。而全生命周期赋能的实现 , 带来的是企业发展全过程数据的汇聚 。平台在政府的背书之下合法利用数据为企业绘制精准画像 , 对企业而言 , 能够让企业更好地“认识自我” , 寻找进阶升级的突破口;对政府而言 , 真实有效动态数据的采集 , 能够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 让政策的出台更契合产业发展的需求 。
通过对企业发展全周期所需的政企服务资源的整合 , 平台已连接24个委办局、830项公共服务、281项赋能服务和15655个赋能应用 , 山东政务网、卡奥斯COSMOPlat平台的用户体系也得以打通 。平台实现了从分散办理到“一网通办”的跃迁 。
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 , 提供的不只是一次性的数字化改造 , 更是长效机制的建立与产业生态的打造 。与其说企业上平台、用平台 , 发布需求、寻求方案 , 不如说平台的存在更像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在这里 , 有转型需求的企业能够找到渠道与合伙人 , 服务商也能更高效匹配需求与场景 。
平台的背后是生态 , 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触角还在向其他生态延伸 。平台有能力实现与其他园区及特定行业的平台资源对接 , 这提升了其发展的上限 。与其将其他平台的用户发展到本平台 , 直接进行平台间的合作对接更能有效降低成本 。
目前 , 综合平台已连接智能家居、高端家电、生物医疗、智慧物流四个垂直行业平台和高端家电产业园、智慧化工产业园和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三个示范园区平台 , 下一步还将推动其他特定领域平台上线 。
而且 , 无论是转型合作还是二次开发 , 大量的工作都需要更多的生态伙伴 , 这其中 , 项目是根本 。作为第三方平台的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上线 , 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安全实用的保障 , 有效避免了向政府求助信息沟通不畅、专业壁垒难以打破的问题以及同服务商企业购买服务所可能产生的交易风险 。平台综合吸收了政府端和企业端的优势 , 以市场化手段运营 , 营造一个安全且专业的服务环境 。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处长周林介绍:“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不是针对于某一专业、行业 , 而是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 可以实现跨区域复制与连接 , 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工业互联网‘青岛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