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包生源、霸王条款,如此夏令营“爱你不容易”!( 二 )


转包生源、霸王条款,如此夏令营“爱你不容易”!
文章图片
一位夏令营组织人员坦言,对研学导师的具体来源、资质等并不清楚 。(来自手机截图)

“霸王式”签约维权难层层转包留隐患
采访人员走访了解到,当前夏令营多采取“先付款再签合同”的报名流程,也让消费者意见较大,给后续维权带来诸多隐患 。
天津一位家长告诉采访人员,今年是孩子首次参营,她特意选择了一家办营时间长、收费较高的机构 。原定活动时长是两周,以英语训练为主,但开营后一两天,孩子就表现出了不适应 。“英语能力达不到,上课听不太懂 。”这位家长说,因事出意外,且合同里规定“因个人原因出现的退营不予退费”,导致她后来的退费过程十分周折 。
采访人员咨询了多家夏令营主办方,发现对方均要求家长先支付全款,然后签协议,个别机构甚至拒绝在家长交款前提供协议范本 。其中一家收费最高的夏令营的工作人员称,营地名额紧俏,家长交全款后孩子方可优先面试,面试通过才能参营,俨然“供方市场”的派头 。
转包生源、霸王条款,如此夏令营“爱你不容易”!
文章图片
一家夏令营组织机构宣传页面上的报名流程,要求先交全款,“锁定面试名额” 。(来自手机截图)

一些家长还指出,近年来线上报名越来越常见,有的机构打着组织夏令营的旗号,却连办公地点都没有 。一旦发生纠纷,根本找不到组织方的人,更别提维权 。
除了“霸王式”签约,采访人员发现,夏令营组织还存在层层转包的情况,给学生安全和后续维权带来隐患 。
“有些地方没生源,就靠转包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但转包过程中出现意外怎么办,目前谁也说不清 。”
山西太原一位家长说,今年她给孩子报名参加了一项北京名校游学活动 。没想到两地人员衔接“有误”,孩子们抵达后无人接站,无人安排住宿,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滞留长达10多个小时 。
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公共平台
采访人员了解到,当前夏令营、研学等活动仍存在监管主体模糊、监管责任不到位的情况,消费者容易面临维权困难 。曾有孩子在参加夏令营过程中被开水烫伤,主办方以办理过保险为由,要求家长走保险理赔程序,不负其他监管责任 。近年来,类似的维权难案例频有发生 。
连日来,采访人员相继拨打文旅、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等7个省市级服务热线和相关人员电话,询问夏令营或研学游学中出现纠纷应向哪里投诉,均未得到明确答案 。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应进一步明确相关活动的主管部门和监管责任,以保证孩子安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主管和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经营方能做到哪些安全防护保障,经严格批准、备案,方可准许举办 。”山西省消协投诉部主任张佳说 。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学旅行项目主管、副研究员张杨建议,规范夏令营市场秩序,首先要加强行业规范与监管,特别是要加快行业标准的出台;其次要加强机构资质审核,看机构是否合规经营,是否有虚假信息;最后要建立行业公共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
“对于家长而言,要从品牌、价格、口碑、产品内容和承诺等方面进行筛选,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如发现不合理条款,应谨慎签约 。”张杨说 。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提醒,合同是重中之重,家长首先要仔细阅读合同,如发现有不平等条款、格式条款或经营方规避责任的条款,以及缺乏相应防患于未然的内容,就要提出增加条款,或是另行注明相关条款 。(采访人员刘翔霄、马晓媛,编辑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