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小时“找茬儿”,北京汽车能更“轴”点儿吗?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地方,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 。这是一片“冰块都会冻裂”的神奇土地,全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冬季最极端气温可降至-50℃ 。这样极端的环境是一群人最爱来“找茬”的地方, 这群人是北汽动力研究院的试制试验工程师 。
【40000+小时“找茬儿”,北京汽车能更“轴”点儿吗?】他们非常清楚,作为一辆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必须在极端环境中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因为这关系到整台车的质量、品质与安全 。试想,如果一辆车的发动机有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谁还敢碰?因此,发动机的研发与测试较之其他零部件而言,更加重要、更加严谨,更加苛刻 。
尤其是在全新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极限测试往往是最客观的“试金石” 。那么,发动机的极限测试与整车测试又有什么不同?跟着笔者近距离了解A156T2平台发动机如何撑过严苛的“找茬”过程 。
冰与火的极限考验,完成一次次蜕变
本期探访的北汽动力承担着北汽集团重要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工作,这其中,就包括了已经批量生产的1.5L、1.5T、2.3T等多款发动机产品 。
据发动机开发部部长范子柱介绍,北汽动力系统整体占地面积有6.5万平方米,投资了十几个亿,团队过千人 。
试验室包含发动机性能试验区、发动机可靠性试验区、特种试验区、整车试验区、变速器试验区、混动电池试验区、零部件及辅助功能区 。试验室包括AVL测试系统、FEV测试系统、MEIDEN变速器测试系统、KISTLER燃烧分析系统、AVL颗粒排放测试系统、HORIBA NVH测试系统、三坐标测量系统、DELTA早期故障诊断系统、HORIBA国六排放测试系统、必测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中电瑞华电池模组测试系统等核心设备80余套,满足动力总成全过程及部分混动电池开发试验验证需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第一阶段是发动机功能的全方位验证;第二阶段则是小批量生产后对生产工艺、零部件质量的反复验证 。
A156T2项目在近3年的开发时间里,包含5大维度的16类试验,针对这款发动机的各项验证累计超过4万多个小时,相当于开车500多万公里 。
其中,就包含了-25℃~115℃的深度冷热冲击试验 。深度冷热冲击试验是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做热循环来验证发动机的耐久特性,作为一个加速试验,它不是复制消费者的使用方法,而是使发动机在其使用寿命中产生类似的累积伤害,对发动机而言就是最极限的“生存挑战” 。
在实验室的极限折磨中“生存”下来的发动机,就要被拉到平均气温在-30℃甚至是-40℃的极寒环境,以及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进行反复的日常极限测试,以此来收集数据,考验发动机的各项性能 。A156T2项目的发动机产品就是在这种反复的极限测试中优化,在不断的优化中蜕变,最终的目的,便是为市场、为消费者推出一款好的产品 。
40000+小时,极限成为极致
负责试制试验策划的主管王东升就是那个喜欢去极端环境中“找茬儿”的领头人 。作为极限测试验证的负责人,他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了这份专业而神秘工作背后的那些“故事” 。
王东升试制试验策划主管工程师T2发动机机械开发及验证试验
为了给研发团队提供更加准确的测试数据,王东升要经常在极寒、干热、湿热以及高海拔的环境中工作 。用他的话说,“对于发动机的验证,要基于行业经验和用户需求,在包括多种极限场景的工况下对发动机进行多维度考验,总体时间大概在40000多个小时 。
作为产品实用化最后的一个把关人,一年到头365天,即便是法定节假日包括过年,都要24小时待命 。一天12小时,一周七天,从人力时间的有效执行率来保证这个实验完成多维度、多用户场景的验证 。对于发动机验证的负责人而言,只要是项目没有结束,就很难有休息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