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养成类节目”停播 综艺节目再度进入黄昏?

中国青年报9月7日报道“偶像养成类节目”把综艺竞争一度带进难以跳脱的泥坑里 。现在“泥坑”没有了 , 失控的综艺制作 , 有望能再次回到正轨上来 。
“偶像养成类节目”停播 综艺节目再度进入黄昏?
文章图片
《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以后就没有了

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发布 , 以后各平台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播出 , 同时不能再播出的 , 还有明星子女参加的综艺娱乐及真人秀节目 。
明星子女过多地参加综艺真人秀 , 的确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不良影响 , 那么“偶像养成类节目”被停 , 会获得公众支持吗?从社交媒体的反应来看 , 大多数网友对此持赞同态度 。从散发着青春气息、令人眼前一亮的综艺形式 , 发展到今天被明令禁止 , 偶像选秀节目何以到了这个地步?
在广电总局《通知》发出的几天前 ,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便宣布了“取消未来几年偶像选秀节目” , 作为《偶像练习生》《青春有你》等知名偶像选秀节目的出品方 , 爱奇艺这一做法被认为具有风向标作用 , 当时还有人猜测 , 其他平台会不会跟进 , 现在看来 , 各大卫视、网络平台是否响应已经不重要了 , 偶像选秀节目彻底退出娱乐舞台已成定局 。
这次《通知》提出的八项要求 , 其中有一些是老问题 , 比如明星片酬畸高、唯流量论、抵制违法失德明星等 , 之所以“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成为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点 , 在于它雷厉风行地到达了执行层面——相比于控制明星片酬、反对唯流量论、管理违法失德艺人需要更严密的规则与标准 , 也需要复杂的参照对比体系 , “不得播出”这4个字简单直接、一目了然 , 不存在“阴阳合同”等幕后操作手段 , 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 这直接断掉了平台继续制作此类综艺的念头 。
综艺节目类型风格多种多样 , 《通知》仅对“偶像养成类节目”下达了“封杀令” , 客观上也表明 , 此类节目已成为制造各种娱乐乱象的“风暴中心” 。回顾过去几年娱乐圈存在的“饭圈文化”“场外打投”“粉丝互撕”“诱导消费”等不良现象 , “偶像养成类节目”虽然不是源头 , 却将上述种种乱象演绎到了极致 。从传出这类节目要被严控 , 到被“封杀” , 舆论的反应也证实 , 多数观众与网民 , 已经失去了对这类节目的兴趣 , 同时 , 对这类节目带来的干扰 , 也达到了忍耐的极限 。
“偶像养成类节目”之所以令人反感 , 其关键的点在于“养成”二字 。“偶像养成”这一发源自日韩娱乐产业的商业模式 ,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 , 没有纠正其存在的弄虚作假、洗脑教育等缺陷 , 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无所不用其极之势 。这类节目播出前后 , 通常会通过数据造假与商业炒作的方式 , 给娱乐圈与社交媒体造成很强的“污染” , 也带动其他娱乐产品产生了效仿思维 , 给人留下娱乐圈“乌烟瘴气”的印象 。如果这类节目的消失 , 能换来综艺节目回归正常 , 乃至于娱乐圈回归“作品至上”的价值理念 , 也算得上“断臂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