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不是为自己虚构,而是为用户重构

智能家居 , 一场巨头的盛宴 。但它的路径并不清晰 ,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共识在于 , “场景”一定是智能家居落地的必经之路 。
笔者发现 , 如今“各显神通”的科技巨头们虽然肯定了场景的重要性 , 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场景”的真实性 。于是 , 企业基于自身能力自由发挥、虚构场景的现象越来越多 , 人们对原本无比期待的智能家居也渐渐有了“用不上、用不好、不想用”的抱怨 。
在此背景下 , 如何面向真实需求提供定制化、全链路、智慧化场景解决方案 , 为用户重构美好的智慧生活场景 , 成为智能家居大规模落地的关键 。
科技巨头“各显神通”的盛宴
笔者观察发现 , 在“场景”打造方面 , 科技企业一般有三种模式:
第一类 , 丰富硬件 。也就是先把硬件品类数量“堆起来” , 成套化之后再用软件“连起来” 。这一类代表企业是小米系 , 比如云米就通过代工的方式快速布局冰箱、空调、洗衣机、净水器、油烟机等智能家电 , 三四年时间打造出了40多条硬件产品线 。
第二类 , 横向合作 。讲究的是硬件企业、软件企业联手打天下 , 美的和华为就是一个代表 。美的有大小家电产品 , 但系统互联能力弱 , 而华为恰恰拥有较大的平台生态 , 双方各有所长、各补所短 。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6月 , 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美的家电产品已达到102款 , 实现从单品合作到全屋智能、互联互通的跨越 。
场景不是为自己虚构,而是为用户重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三类 , 独立品牌 。这类企业以全链路服务和开放生态为特征 , 海尔智家旗下三翼鸟是典型代表 。在三翼鸟出现之前 , 行业里有各种各样的场景方案 , 但没有一个独立的场景品牌 。三翼鸟是全球首个独立的场景品牌 , 向用户提供的是涵盖家装、家居、家电、家生活的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服务 。
可以看出 , 当前科技巨头正在“各显神通” , 不断推高智能家居的市场热度 , 也让场景竞争成为决胜物联网时代的关键所在 。
不能陷入“虚构”的自嗨陷阱
“场景”热度确实是越来越高 , 但观察来看 , 它对智能家居体验提升的贡献却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网络上 , 针对智能家居产品方案的吐槽还有不少 。
比如 , 买的智能冰箱不仅保鲜能力一般 , 而且成为了广告冰箱 , 联网后反而拉低了体验;想新装智能化的洗碗机、蒸烤箱 , 厨房必需大改 , 但卖家电的不管装修 , 要想体验一下厂商描绘的智慧厨房场景 , 费时、费力又费钱 。
为什么这么多巨头倾力投入 , 用户依然有很多不满?笔者认为 , 不是用户太挑剔 , 而是场景不真实 。
什么是真实的场景?最起码要基于真实生活——是用户生活中切实需要的 , 要相对高频应用——有长期的使用价值 , 要能便捷获得——让用户少操心、少操作 。
目前来看 , 企业基于主观臆想虚构生活使用场景、纸上谈兵的情况可不少 。比如给一个水杯加上联网功能 , 好让用户能通过App控制水温;当剃须刀变成“智能剃须刀”之后 , 用户可用手机调节模式、查看电量……但这真的实用吗?用户真的需要吗?
再比如 , 一些企业醉心于让家电有操作系统、能联网 , 却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主动服务 , 鸡肋的语音开关机和恼人的大屏广告 , 都是虚构场景下的产物 , 看似很美好的场景实际上没有用户真的会高频使用 。
笔者认为 , 对智能家居企业来说 , 无论是丰富硬件还是横向合作 , 从自身能力出发打造智能家居场景是没错 , 但需知道这是条件而不能作为出发点 。打造场景的初心 , 是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 而不是只顾释放企业的能力资源 。虚构出的生活场景 , 只能是企业的自嗨 , 戳不中用户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