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百日 教育生态发生怎样变化?

从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到今天已逾百日,这100多天,全国1.56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教育生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
变化体现在放学时间上,双职工家长“托管难”现象得到了根本缓解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99.2%的中小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90%的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89.8%的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 。
变化体现在孩子的课余时间上,课余时间更宽裕了 。截至10月底,在作业管理上,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作业统筹管理制度,作业量得到了有效合理压减 。99.4%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94.9%的学校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学校普遍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 。
变化还体现在家长心态上,家长焦虑减轻 。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学校普遍高度重视,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学校“双减”工作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有7713.6万名家长在监测平台上接受问卷调查,97.3%的家长对学校新学期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数据显示,72.7%的受访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 。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重点是抓好“三个提高”: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目前看,总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
新政策出台以来,基础教育有了哪些新气象,还有哪些难题待解?
考试和作业变化最大
对于北京市朝阳区小学三年级家长李莉来说,“双减”给她的家庭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孩子作业少了” 。“以前每天晚上回家,要听写、要改错,各科要预习、复习,一到晚上我和孩子都要忙到很晚,有时候孩子总写不对答案,我忍不住就会发脾气 。现在好多了,孩子五点半放学作业已经写完了,老师也都检查过了,晚上我们娘俩读书玩游戏,开学到现在,已经读完了《海底两万里》 。”李莉告诉采访人员 。
另一个变化是,考试不再“分分必究”,大部分中小学校采取等级赋分制的方式为孩子计分 。李莉觉得,这解放了孩子,孩子的自信心也上来了 。“八九岁的孩子,做事难免粗心,但是他们一丢分就很难受 。现在,95分以上就是优+,给孩子更多容错率,让他们自如地成长 。”
采访人员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探索积累了不少“作业、考试改革”的经验 。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 。
海南省制定了《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分学段组织开展省级骨干培训和县级全员培训,切实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 。
湖北省宜昌市设计了书面作业设计指南,强调发挥作业设计的育人导向、诊断改进等功能,明确了作业设计重点和各学科书面作业时间分配 。
河北省全面规范学校考试行为,大幅压减考试次数,降低学生考试压力 。综合考虑学生年级、学科特点,对各学科考试方式进行明确,包括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可以综合采取趣味游戏、朗读诵读等寓考于乐的方式考查学习成果等 。
课堂质量和课后服务提升最快
作业量减下去,课堂质量提升起来,才能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吃得饱”,让“跑得慢”的孩子“跟得上”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开学以来,不少孩子和家长反映课堂时间更紧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