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培育基地扩容提效全力服务产业链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职能,是实体企业天然的“避风港” 。但由于期货一直被认为是专业性强、风险相对较高的金融工具,不少有风险管理需求的企业对参与期货市场“望而生畏” 。然而,期货日报采访人员在近期采访中发现,期货这一所谓的“高冷”工具,正通过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等桥梁和纽带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熟练运用 。
始创于2017年的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次有力实践,如今已成为期货投教的特色品牌 。在大宗商品剧烈波动的大背景下,今年大商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产融培育基地扩容增效为抓手,推出“DCE·产业行之走进产融培育基地”等系列活动,通过交易所“搭台”、龙头企业“唱戏”,促进全产业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形成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期现结合市场生态,切实为实体产业“守初心”“办实事”“解难题” 。
搭平台、聚资源、立标杆,办好产融培育的“实事”
在一些人士看来,合益荣集团称得上民营油脂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代表 。得益于在期货市场多年“摸爬滚打”中习得的“期货生意经”,合益荣集团从一家山西粮油门市部发展成为如今的油脂产业龙头企业 。然而,目睹了数十年来行业波动导致上下游优胜劣汰和洗牌,合益荣集团主动开展市场培育 。“面对产业的深刻变革,我们在做好自身风险防控的同时,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将多年学到的风险管理经验传递给全行业,促进产业链共同稳定发展 。”合益荣集团总裁周世勇告诉期货日报采访人员 。
实际上,既要“独善其身”又想“兼济”全行业的不止合益荣集团一家,很多企业想把风险管理经验分享给全行业,但受资源、经验、人力物力等限制,相关活动未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形成更大效应 。同时,期货市场也在寻找新的培育模式 。多年来,大商所支持期货公司组织市场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对期货的认识 。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市场机构的需求已从初级的知识了解向进阶、实务方向转变,企业更希望能走进期现结合的典型企业进行实体走访、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 。
在此背景下,2017年4月,大商所从更高层面整合市场资源,定位于“集行业人才培训、企业培育开发、市场调研及信息反馈、市场功能发挥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育平台”,依托龙头企业首创产融培育基地 。多年来,在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参与下,产融培育基地有效抓住了龙头企业市场参与经验丰富、风控体系完善的优势,通过“大手拉小手”“期现手拉手”,对实体产业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企业培育企业、龙头企业“现身说法”的培训模式得到了各方关注和参与,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或周边企业共同学期货、用期货的局面 。
今年以来,大商所用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继续支持和深化产融培育基地建设 。
一方面,产融培育基地大幅扩容 。在往年已经成立46家产融培育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大商所在广西、四川、重庆、河南、天津、甘肃等地新增21家产融培育基地,覆盖区域由原来的13个省(区、市)扩展至19个省(区、市),其中包括德康、牧原、新天钢、酒钢、恒力、宜宾天原等龙头企业,支持更多企业在更广区域推广期现结合模式,在各领域树立以企业培训企业、促进产业链共赢发展的新标杆 。目前,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已有67家,覆盖油脂油料、钢铁、化工、生猪等品种板块,在主要现货产销地区均有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