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元宇宙?人民日报发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万物皆可元宇宙?人民日报发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万物皆可元宇宙?人民日报发声#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 。听众朋友,你好 。
近来,“元宇宙”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从英伟达宣布推出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到日本社交平台GREE开展元宇宙业务,从微软正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到脸书改名为元宇宙(Metaverse)一词中的Meta……不仅科技公司在元宇宙赛道上争相布局,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元宇宙这个话题 。
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已经耳熟能详,但元宇宙概念迄今仍没有清晰准确的定义 。近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概括出元宇宙的几大特征,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
元宇宙概念的走红,背后有着相应的技术支撑和社会生活因素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另一方面,因为疫情等原因,线上办公、线上课程逐渐普及,人们在虚拟空间的停留时间更长,线上生活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中,人们捕捉到元宇宙可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从在游戏中参加虚拟演唱会,到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形象参加会议,且会上可以用语音和动作进行实时交互,这些已经成为现实的案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尽管如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在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这个问题可能短期内不会有答案,但各类打着元宇宙旗号的套路与骗局已经有滋生的苗头 。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 。一些人言必称元宇宙,没有任何与之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各种相关商标,挖空心思从元宇宙概念中分得一杯“流量羹” 。这就提示我们,对待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时,也要保留一份审慎和理性 。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与拓展,潜在的机遇和可能带来的变革值得期待,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 。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仍在继续,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的声音 。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一些新概念承载着人们对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推动新概念及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时间,通向令人神往的科技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打好发展地基 。正如不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还是混合现实,中心词都是“现实”,这也预示着离开了现实的支撑,终归是海市蜃楼无本之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道理不论在真实宇宙还是元宇宙,应该都是适用的 。
这正是:万物皆可元宇宙?理性常在少烦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