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机构心中的元宇宙:处雏形探索期 警惕三误区

元宇宙 , 一个由美国作家Neal Stephenson于20世纪90年代在《雪崩》一书中提出的假设 , 却在今年成为全球热门词汇 。近几个月以来 , Facebook(已更名Meta)、微软、英伟达等巨头纷纷进军元宇宙;国内腾讯、字节跳动等积极争夺入场券 。与此同时 , A股元宇宙概念板块也迎来了大幅上涨 。
那么 , 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有哪些投资机会?11月28日 , 八大金融机构接受了《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 , 从不同维度畅谈元宇宙 。
元宇宙处于发展初期 支撑技术尚不成熟
虽然元宇宙概念火热 , 但“元宇宙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尚无定论 。
“当前 , 元宇宙的主流定义是网络化的虚拟现实 。”开源证券分析师方光照表示 , 用户可以为自己设计“化身” , 像游戏一样控制着“化身”在空间中移动;同时 , 在基础设施完善的虚拟世界 , 用户可以像在现实物理世界中一样 , 全方位实现身份认同、货币交易、社区归属感、职业发展等个人和社会需求 。
万家基金研究员丁玉杰也表示 , 目前元宇宙处于雏形阶段 , 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没人说得清楚 , 短期以炒作为主 , 但是长期来看会持续出现一些投资机会 。
“近期元宇宙板块在A股表现抢眼 , 主要是事件端的持续催化导致 , 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的基础模拟平台Omniverse、字节跳动宣布收购VR公司Pico、Facebook直接改名Meta等各种事件持续为板块加温 。”丁玉杰表示 。
元宇宙概念股近两个月以来涨幅惊人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 , 截至11月28日 , A股元宇宙概念股已达76只 , 元宇宙概念板块近一个月平均涨幅22.65% , 近两个月平均涨幅22.23% 。其中 , 中青宝涨势惊人 , 近两个月涨幅高达305% , 位居涨幅榜第一位 。
而在广发全球精选股票(QDII)基金经理李耀柱看来 , 元宇宙和自动驾驶一样 , 符合未来的技术进步 。“元宇宙的远期愿景是万物互联和虚实结合 , 需要集结目前所有的科技力量 , 才有可能在未来创作出一个不亚于现实世界的第二世界 , 或者和现实世界融为一体的新世界 , 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激发人类的创新潜力 , 是科技改变生活以及科技向善的结合 , 而不是某一款游戏让人们沉浸或者‘沉沦’ 。从这个角度而言 , 元宇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产业机遇 。”
“仰望星空有望点燃新的产业革命 , 但需脚踏实地 , 谋求长远发展 。”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认为 , 当前距离真正实现元宇宙有很长的路要走 , 各项支撑元宇宙的技术仍在发展初期 。对于企业来说 , 研发新的技术 , 如VR/AR、AI、云计算等 , 投入周期长 , 兼顾产、研需要足够的现金流和技术团队支撑 。
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基金经理徐成城也认为 , 目前支撑元宇宙的很多技术仍不成熟 。如果某些技术领域有一些突破、具备很强的商业价值 , 市场会更加重视元宇宙概念 。随着完成度不断提升 , 其商业价值将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得到充分体现 。
元宇宙市场热点集中在VR与游戏
据开源证券研究所介绍 , 目前 , 元宇宙产业链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 一是硬件板块 , 提供用于开发、交互或使用元宇宙产品物理技术和设施设备 , 如VR眼镜等;二是软件板块 , 为硬件提供支持与赋能 , 实现物理计算、人工智能等功能;三是服务板块 , 用于提供承载用户线上身份所存在的平台;四是应用及内容板块 , 提供游戏等终端应用场景下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