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机构心中的元宇宙:处雏形探索期 警惕三误区( 二 )


“元宇宙的投资机会是比较多的 , 不同的产业链端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衍生出自己的投资机会 。”丁玉杰对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市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设备和内容 , 从硬件设备端看 , 国内产业链在逐渐成熟 , 例如在VR代工环节 , 一些VR光学零部件、结构件等公司逐渐有订单落地 。从内容产品形态来看 , 游戏是元宇宙的雏形 。但目前的游戏与元宇宙成熟形态存在较大差距 , 相应底层技术仍需提升 。
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基金经理王鑫晨则认为 , 元宇宙概念的包罗万象和体系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其能容纳很多产业 , 并将激发新的潜力 。未来一段时间游戏行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赛道 , 一是版号审批放松 , 各家会有新游戏推出;二是海外的发展 , 目前中国手游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
“此外 , VR/AR等硬件设备未来发展空间较好 。VR设备正在替代主机成为游戏的最佳选择 。”王鑫晨称 。
徐成城也认为游戏板块值得关注 。他表示 , 从元宇宙的落地可行性看 , 开放世界游戏或成为最早商业化的领域 , 近期A股游戏板块在元宇宙的催化下估值明显回升 , 判断元宇宙领域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或更集中在具备开放世界游戏研发运营能力、季度业绩持续回暖且估值仍然较低的头部游戏公司 , 长期来看头部互联网平台拥有更大机会胜出 。随着元宇宙的发展 , 游戏板块有望迎来整体景气度的提升 。
李耀柱则更关注芯片产业链 。“元宇宙的本质就是类现实生活的高度数字化 , 这对于算法算力的需求是指数级增长 , 而根据摩尔定律 , 芯片的性能在逐渐提高 , 当前芯片制程降低到10nm以下 , 制程提高变得越来越困难 , 而我们的芯片架构还是基于冯·诺依曼架构 , 存储和计算是分离的 , 各个单元之间存在通信延迟以及存储带宽的限制 , 我们需要从底层架构上突破传统框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算力 , 更好满足元宇宙对于数字运算的需求 。”
“我认为目前A股中‘元宇宙’的可投方向并不是太多 , 后续能够兑现到业绩上的细分赛道还比较少 。”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股票基金经理杨宁嘉认为 , 目前看设备端是比较确定的方向 , VR/AR头盔作为比较重要的一环 , 可以持续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除了设备端 , 内容方面也包罗万象 , 包括游戏、图片、视频、虚拟物品等 。总体来看 , 目前元宇宙仍处于发展初期 , 可长期关注其发展趋势 。
“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 , 当前对于元宇宙主题的投资 , 还处于概念刚兴起的阶段 , 距离最后达到成熟的、成功的商业化产品还有比较长的过程 。”博时基金行业研究部研究员周之易坦言 。
元宇宙热潮背后需警惕相关风险
【八大机构心中的元宇宙:处雏形探索期 警惕三误区】元宇宙“热潮”背后 , 市场更应重视和警惕行业成长初期所存在的风险 。王鑫晨对采访人员表示 , “元宇宙热潮背后 , 更多的是人们对于突破物理限制、拓展生命体验的共同向往 。但千万不要一步畅想到最终极的《头号玩家》里的场景 , 这离我们非常遥远 。对于元宇宙的投资还是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 尤其是科技投资本身的底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