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7轮融资,深至科技的超声AI是资本游戏还是真材实料( 二 )


解决超声AI的两个挑战 , 挑战一方面在于医学 , 在数据的标注和医学指导上 , 需要资源专家的指导支持 , 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特征的提取和捕捉;另一方面在于技术 , 图像采集与阅片同时完成的技术难度高于静态影像识别 , 这对于动态数据进行浏览、处理及存储要求极高 , 从而才能尽量减少延时 。回到深至科技 , 拥有工作超过十年的资深超声医生张卓 , 也有各个大学加盟技术人才 , 理论上可以同时解决这两大问题 。
在软件方面 , 深至科技自主研发的超声AI辅助诊断技术已经覆盖甲状腺、乳腺、肝脏、颈动脉斑块、肾脏、骨科、神经科等三十余个常见病变 。并且可以实现部位识别、方位识别和病理识别的智能导航 , 以及支持灰阶模式、彩阶模式和频谱模式的多种图像模式 , 可以实现2分钟检查 , 10分钟获得报告 。
△深至科技超声AI功能点
此外 , AI 与掌上超声的结合已经是深至科技的一部分 。朱瑞星透露 , 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将有软硬两条路径:自主研发智能化产品、小型化智能超声设备 , 同时为大型设备提供通用化服务 。
过去几年 , 深至科技累计申请了50项专利 , 真正和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专利 , 数量相对较少 , 更多的专利在于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等工程专利 。但超声领域的相对空白 , 依然为其留下了巨大的技术壁垒空间 。
△深至科技申请专利情况
医疗是一个严肃、严谨的领域 , 这也导致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研发速度并不如市场预期那么快 。不过自2018年12月11日至今方才度过3年时间 , 从成果上来说 , 甚至超过一众巨头公司 。医疗AI行业从事的是颠覆性创新工作 , 颠覆性创新往往出现在新势力身上 , 但研发速度远远快于其他企业 , 是否合理呢?
从医学上 , 三十余个常见病变 , 每一种病变都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标准 , 当然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 必然需要交叉标注 。这是个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巨大标注工作量 , 3年时间是否够用呢?
从技术上 , 单个病种病灶识别算法或许可以适用于其他病种 , 但也并不完全如此 。此前朱瑞星表示 , 肝脏超声一般会涉及20个切面 , 扫查彩图相对复杂 , 掌握起来比乳腺还要难些 。深至科技号称可以实现不同的设备对不同模型的同时计算处理 , 最后输出一套实时动态的导航方法 , 因此需要一个基础架构的研发和完善 。对于算法能力 , 要求非常之高 , 哪怕谷歌医疗这样巨头 , 在研发效率上也远远落后于深至科技 。
回到具体项目上 , 深至科技目前在软硬件上 , 想要产品化 , 都需要专门人员的投入 。然而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 , 深至科技参保人数只有51人 , 对比已上市或披露招股书的鹰瞳、推想、科亚和数坤 , 其研发人员均远高于深至科技 。
从数据标注到算法研发 , 再到产品化 , 都离不开研发投入 。而在赛道还未跑出绝对种子选手的当下 , 研发能力自然成为各家企业逐鹿的本钱 。并且我们发现 , 深至科技的官网目前被标注为链接设置错误 。
△深至科技官网链接
02
3年7轮融资 ,
无证售卖2亿是否存在风险
在资本市场 , 深至科技是极其成功的 , 成立3年累计完成7轮融资 。这离不开公司核心团队 , 当然也离不开朱瑞星 , 在创业之前 , 朱瑞星曾经有着10年的医疗科技行业投资经验 , 在资本领域积累了足够多的口碑和资源 。
△深至科技融资史
自从NMPA、FDA等证书赋能后 , 商业化已经成为考验医疗AI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 , 哪怕是谷歌医疗、IBM医疗这样的巨头们 , 因为商业化的不顺利 , 已经到了失败的边缘 。在国内 , 依图科技因为商业化的不顺利 , 也只得将依图医疗转手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