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天:为高铁设计最强的牵引动力( 二 )


镁铜导线 , 导电率62%IACS/强度470兆帕;铜包钢导线 , 导电率50%IACS/强度580兆帕 。而铬锆铜导线 , 导电率76%IACS、强度531兆帕 , 被称为高铁牵引供电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 尚未实现工程应用 。
相比铜包钢 , 镁铜导线的速度及安全系数 , 已达极限 , 普遍应用于时速300公里及以下速度 。“当时世界上尚无以时速350公里运营的高铁 。”王立天说 , 我国规划建设的高铁特点是速度高、密度大、列车编组大 , 若要运营时速350公里以上速度高铁 , 必须寻找到更高强度和高导电率的下一代导线 。
铬锆铜导线进入了谈判组的视野 。经过艰苦谈判 , 拥有这一技术的外企 , 坚决不转让相关技术 。
“必须研制出自己的铬锆铜导线 。”憋着一股韧劲的王立天 , 于2007年 , 优选国内校企 , 组建起一个产学研合作“同盟” 。
实验室研究进展很顺利 。仅半年后 , 合作方浙江大学完成了实验室样品研发 , 测试数据达到了导电率80%IACS、强度620兆帕 。形势喜人 。
然而 , 王立天没料到 , 从实验室样品到产业化批量生产 , 却是一路荆棘 。
高铁接触网导线 , 要求单根1500米以上且无缺陷 , 断线将造成重大事故 。而这1500米 , 却迟迟造不出来 。两年过去了 , 大量人力、资金、时间投入 , 仍看不到曙光 。
为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 , 王立天自学材料学 , 查阅大量化学、合金材料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 不断设计完善工装设备和生产流程 。
试验仍屡试屡败 。部分技术人员退缩了 , 甚至研发团队企业总工程师也辞职了 。更有人质疑 , 国外研制了近20年时间都没成功 , 我们真行么?
王立天选择了背水一战 。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0年7月 , 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在冶炼现场的王立天 , 终于成功试验出冶炼坯料杆 , 解决了整个研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技术问题 , 这颗高铁牵引供电技术“皇冠上的明珠”终被摘下 。
2010年12月 , 京沪高铁先导段联调联试时 , 速度达到创纪录的486.1公里 。“铬锆铜导线功不可没 。”王立天自豪地说 , 如今我们已研发出第四代铬锆铜导线 , 成本更低、更加节能 , 技术指标居世界接触网导线领域之首 。
让雷电远离高铁接触网
找到牵引供电高强高导的铬锆铜导线后 , 王立天把目光又投向新领域——高铁接触网防雷 。
“如果接触网遇雷击跳闸断电 , 再强的牵引动力也不起作用 。”王立天说 。
“我国高铁线路运营里程长、地理跨度大、高架桥段占70%以上 , 地区雷击活动强 , 接触网雷害事故显著高于高铁先发国家 。”王立天说 。
运行统计 , 高铁正线百公里年发生雷击跳闸平均超过8次 , 沿海强雷区超30次以上 。雷击导致的跳闸 , 迫使列车大面积晚点和停运 , 扰乱高铁正常运输秩序 , 进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 。
高铁牵引供电系统由接触网、支柱、箱梁桥墩组合而成 , 雷击电磁耦合过程复杂 , 建模难度非常大 。
如何探索建立适合我国高铁接触网的雷电防护技术体系?
在王立天的推动下 , “高速铁路综合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被列入原铁道部“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科技研发计划 , 并纳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我们联合国内最顶尖团队 , 从基础研究着手 , 进行全过程仿真模拟 , 通过多次现场真型雷击试验 , 积累了大量的宝贵数据 。”王立天说 。
2016年 , 经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 , 认为项目成果“全面形成了接触网雷电防护技术的理论支撑”“显著提升了防雷标准化设计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