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

【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实时掌握水质状况、及时联动解决环境问题、随身数据库添翼现场执法监管……近年来 , 昆明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 整合资源搭建了水环境信息平台、空气质量监测“一张网”信息平台、污染源“一源一档”数据库 , 开发污染源档案手机App 。推动数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入环保工作之中 , 织就环保数据网络,在“互联网+生态环境”的融合之中 , 推动昆明市生态环境数据的汇聚共享 , 探索科技赋能环保监管提质的新路径 , 守护春城的碧水蓝天净土 。

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 供图
及时把脉问诊环境问题
“通过这个平台把全市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的信息整合起来 , 实现监测网络全覆盖 , 水环境质量情况可实时反馈 。再以监测结果来倒逼区域污染防治 , 有效改善全市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昆明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副主任张冰指着大屏幕上的“昆明市水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平台”介绍说 。
“屏幕上显示着红、黄、蓝、绿的圆点 , 不同的颜色代表水质的差异 。蓝色是Ⅰ、Ⅱ类 , 绿色是Ⅲ类 。”张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 , 这个平台可以直观展示出各流域的达标率 , 并智能分析影响水质达标的区域 , “不达标的监测点信息将通过手机App和短信及时推送至断面所属县(区)政府的责任人手中 , 指导水污染防治工作 。”
为保护昆明市各流域水质状况、落实水环境国家考核目标 ,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聚点成面 , 形成覆盖全市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 打造出智慧型水环境信息平台 。目前 , 平台共接入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134个 , 在线监控水质净化厂45家 , 平台注册用户480余人 , 今年上半年共发送地表水环境质量通报短信9万余条 。
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和迭代为水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装上了“千里眼”和“追踪器” , 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具体数据和技术支撑 。信息化的手段也应用在大气监测方面 ,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通过昆明空气质量监测一张网信息平台可“一图览全局” , 在监测站端口的大屏幕上 , 与大气监测相关的动态数据跃然眼前,透过一个个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 , 便能查看各个监测站点的周边空气情况,方便应急处理人员进行调控和协同工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刘川介绍道:“平台投入运行之后 , 最突出的优点便是实时监控 。之前 , 要定期收集站点数据 , 如果某一区域的空气污染物超标 , 一般要第2天才能知道 , 问题的发现和处理难免滞后 。”
目前 , 空气质量监测一张网信息平台接入11个国考空气站、13个市考空气站、41个街道办空气站、26个重点道路空气站、131个废气排口自动监测数据 , 实现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查询展示和污染情况分析 。与水环境信息平台相同 , 一旦某区域空气质量出现污染 , 平台将通过手机App和短信向该空气站所属县区政府和主管部门责任人进行超标预警通报 , 指导县区政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目前 , 平台注册用户400余人 , 今年上半年共发送环境质量通报短信11万余条 。

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融合信息化手段为春城环境监管装上“智慧大脑”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