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罕见妥协背后,另一条使人摆脱技术奴化的新路线浮出水面?|文化纵横( 二 )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针对数字业态的监管浪潮 , 事实上也是对互联网“乱象”的回应 。但针对具体问题的治理改革仅仅只是利益相关方反思数字化进程的一个视角 , 探索兼顾治理要求的技术创新路径则是另一个重要视角 。互联网发展史证明 , 仅仅依托“端对端”的开放式网络架构 , 并不必然带来自由的人类社会和解放的知识经济 。互联网演化发展的多元技术路线 , 值得更多地深入反思与竞争性探索 。作为万维网协议的发明人 , 伯纳斯-李近年来积极实践的“另一种”互联网设计思路 , 便是在此方向上的典型代表 。
万维网的初心是缔造一个全人类能够协同创新的自主空间 , 不同的知识在网络汇集、开放 , 进而累进式地创造出更多的人类智慧 。为实现这一目标 , 万维网的关键创新在于两方面:将超文本技术嫁接到互联网 , 以使得图片、视频、音频等更多类型的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时 , 采用单向链接方式 , 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资源所有者无须做任何回应的情况下链接该资源 , 从而最大限度地维系开放性(即开放链接是默认状态) 。万维网独特的技术设计拉开了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序幕 , 产生了“开放促进创新”的积极影响 。但另一方面 , 主要聚焦“链接开放性”的技术方案 , 最终却成了阻碍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开放的瓶颈与门槛 。具体而言 , 万维网以网页为中心的技术架构并没有将应用程序与数据分离开 , 这便导致用户数据被分割在不同网页(背后是不同公司)而难以开放共享 。伯纳斯-李将此种情况形象地比喻为“数据竖井”(Silos) 。“数据竖井”既使得先发的数字平台公司能够凭借用户数据优势享有网络效应和垄断势力 , 也使之能够轻松通过广告模式获得巨额收益 。二者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对用户信息的全面监控和隐私权利侵犯 , 也导致所有公司都致力于扩张市场规模以收集并垄断用户数据 , 而非提升应用服务的水平 。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问题 , 伯纳斯-李近年来发起了Solid开源项目 , 试图通过技术方案的创新将互联网拉回“初心”的轨道 。Solid开源项目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将应用程序与用户数据分隔开 , 将数据的控制权交回用户手中 , 改变当前互联网商业业态的主流模式 。Solid的这一理念事实上与欧盟在《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 GDPR)中提出的“数据可携带权”(Right to Data Portability)一脉相承 , 但不同之处在于 , 数据可携带权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更重视不同商业平台公司在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API)方面的标准化和统一性 , 而这种思路仍然沿袭了传统万维网框架下应用程序与用户数据集成在一体的技术路径 , 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数字商业平台公司试图收集用户数据并打造“数据竖井”的行为动机 。与之相比 , Solid则采用了不同技术路径 , 用户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数据都被存储在特定位置并因此与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或网页)相分离 , 商业平台公司必须首先获得用户同意才能获得数据以提供服务 , 由此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 , “数据竖井”现象被消除 , 任何数字平台公司都不拥有用户数据 , 而经由用户同意 , 不同商业平台公司都可以调用同一套用户数据 , 由此打破了网络效应并促进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 , 互联网商业化进程中的激励错配被消除 , 此时数字平台公司的动机不再是收集并控制用户数据 , 而是提升并创新产品服务 , 隐私侵犯、虚假新闻等互联网乱象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同时 , 值得注意的是 , Solid并不以限制数据应用为目的 , 其本质上仍然是以促进应用、开放为宗旨 , 这也再次体现了伯纳斯-李所反复强调的互联网“初心”——实现全人类能够协同创新的自主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