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已至暮年,依然可以踏出村街闾巷( 二 )


王小波说 , 令人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 , 而是死亡带走的人的体验 。我们可以计划很多人生的内容 , 唯独死亡是无法预知的 。在另一部同题材影片《遗愿清单》中 , 机械工老卡特因病不久于世 , 他给自己列出一份清单: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亲眼目睹奇迹;开一次野马跑车;大笑到流出眼泪……随着情节铺开 , 清单中的项目被一件件划掉 , 他达成所愿——在离世时闭上了双眼 , 却敞开了心灵 。
匆忙之间 , 仿佛到了暮年才想起有更加重要的事在等待完成 。当我们完成一次次成长 , 如何给人生收尾?像史崔特先生一样 , 用筛子滤掉负累 , 向内心找寻那些被忽略的想念与感受 , 用平静化解 , 握手言和 , 不留亏欠 。与这个世界和在我们生命中留痕的人温暖告别 , 这是影片主人公的最后愿望 , 也是千万观影者内心的影像投射 , 许多人在主人公的前行路上 , 看到自己的悲伤和释然 。
从医院诊断返回 , 女儿问道:医生怎么说?“他说我长命百岁 。”艾尔文回答 。
现实生活中 , 完成旅程后的第三年 , 故事的原型史崔特先生因病离世;而在片中史崔特的扮演者理查德·法恩斯沃斯在影片上映一年后因为无法忍受病痛而举枪自杀 。
“你在路上多久了?”“我大半生都在路上 。”
“年老时最坏的是什么?”“最坏的就是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片中 , 史崔特先生回答着年轻人的问题 。
当暮年如落日一样到来 , 此刻 , 不妨在内心深处驻足深望 , 若有一些心事无法放下 , 那就抬脚踏上旅程吧 。也许你在意的 , 也在路上等你 。
生有时 , 死有时 。思考死亡 , 也是在思考生命 , 思考价值与意义 。人生本无圆满 , 我们不断感悟并追寻的目的在于不断接近圆满 , 在于一次次出发 。哪怕已至暮年 , 依然可以走出村街闾巷 , 像个老英雄 。正如北野武所说 , “虽然辛苦 , 但我还是喜欢这样滚烫的人生啊!”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