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潮音》实验铺垫的第一天做到凌晨三点( 二 )



比如第四期中播出的电子风改编的民歌《泪蛋蛋》 , 在舞台上收获的好评背后 , 其实经历了一系列地争执、退让和包容 。《泪蛋蛋》的三位演出者有来自前卫电子领域的、西北民歌领域的、电音唢呐领域的 , 看上去几乎不相容 。
“他们生活中都是朋友 , 但开始创作就吵起来了 。因为音乐的处理方式不同 。可能做电音的人觉得音乐的氛围重要的 , 写词的人觉得歌词和情感重要 , 器乐的人觉得音乐的吹奏重要 。”吴群达说到 , “但我们第一时间会先安抚情绪 , 再来解决剩下的问题 , 有时候还会充当心理咨询的角色 。”
那些出圈的歌曲 , 也都是在克服了诸如此类的难点后得以呈现 。而这 , 只是这场实验和冒险中的一部分而已 。
怎样的“中国潮音”才能打动观众?
除了足够的真诚、投入以外 , 究竟该如何做一档关于“国潮”的音综?又该如何理解“中国潮音”这四个字?
节目音乐总监谭伊哲告诉小娱 , “东魂西技”这四个字基本可以涵盖节目的支点和思想 。简而言之 , 就是借鉴西方的音乐技术 , 来表达中华文明的灵魂 。
因此 , 主创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档节目把一些音乐认知深入浅出的传达给观众 , 在根上给全民普及何为真正的中国潮音——技术不是这档节目的切口 , 韵味和意境成了《中国潮音》努力追求的东西 。
在这个共识上 , 节目组有着一套基本的选择选手标准 。首先是有一定的音乐才华 , 其次是要热爱中国的文化 , 且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有这两点以后 , 才会考虑个性、效果等其它层面的东西 。
进一步地 , 当各类音乐人们从四面八方向节目聚集而来 。设置一套科学、逻辑的赛制成了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
小娱了解到 , “多元化、从内到外”是目前这套赛制的内在逻辑 。从最开始的选手之间融合、慢慢进行到和外来嘉宾融合 , 整个节目一步步走向更大、更多元的空间 。
同样地 , 为了在这个过程中更传神地表达出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和意境 。节目也在很多细节上做了考量 。

《中国潮音》实验铺垫的第一天做到凌晨三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例如场上频繁出现的“扇子” , 便兼具传统与潮流 , 是特别‘中国’的意象表达 。过去 , 国人吟诗作画用扇子 , 夏天乘凉用扇子 , 社交聊天也用扇子 。而当下 , 年轻人蹦迪还拿扇子 。扇子既是过去也是未来 。
“我们整个舞美也是过去与未来混搭的感觉 。我们舞美觉得这个不完全是传统 , 而是同时承接过去和未来的东西 。”王晨辰说 。
类似于这样的设计也在潜移默化中让观众对潮音的概念有所感知 。而在每一个舞台当中 , 节目组也在不断思索如何更好的帮助选手完成一场场呈现 , 触达到观众 。

《中国潮音》实验铺垫的第一天做到凌晨三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总监制孟庆光、总编剧吴群达便告诉小娱 , 在他们的观察里 , 现在的观众其实并没有那么人云亦云 , 而是有着独立审美和新锐态度 。比如节目最先出圈的作品《新梅花三弄》 , 大量的正面反馈里也不乏一些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的中性评价、甚至也有受众直接表达“不喜欢” 。
而这样的千人千耳 , 也让《中国潮音》坚持遵守初心 , 不做迎合哪一种审美的舞台秀 。只是把创造好听的、动人的音乐作为准绳 。
当选手们真的来“玩音乐”
对于选手而言 , 《中国潮音》似乎是一个“玩音乐”的好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