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少年》:被营销耽误的大型翻车现场( 二 )


对比之下 , 《雄狮少年》就比较被动 , 内容偏向上也不够“合家欢” , 观众基础体量有限 。在与同档期的真人电影“抢观众”的情况下 , 《雄狮少年》哪怕口碑好过《误杀2》 , 但票房依然难以反超 。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 , 从《白蛇缘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 , 国漫似乎一直站在古典文学系统、或者架空神话世界里 。《雄狮少年》的起跑位就不同 , 这也是这部作品的勇气和可贵之处 。
“想要飞跃海峡”的人 , 也要做好跌落崖底的准备 。《雄狮》倾向于后者作为北京京西文化少年三部曲里的第一部作品 , 《雄狮少年》也是满屏的“少年气” 。影片讲述了小人物的努力、付出与梦想:
标准"咸鱼"阿娟 , 努力追梦舞狮 , 即使肩负生活重担依然不放弃 , 是"少年气";
隐世高手的师父也曾经是个热血舞狮青年 , 迫于生计放下了舞狮 , 但最终放不下热忱 , 心中也是一团不泯灭的“少年气”;
舞狮台最高的“擎天柱”在文化里代表着一种“敬畏” , 也隐喻现实生活中的那些“翻不过去的山丘” 。最后一跃又何尝不是独属于“少年气”的冲动和冒险 。
影终 , 歌手毛不易演唱的《无名的人》给影片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 “无名的人啊 , 我敬你一杯酒” , 每一句都淌进人的心里 。
荧屏前是三位小镇青年的故事 , 荧屏外是无数个“无名的人” 。主人公“阿娟”不正是散落在城市角落中千千万万个匆忙背影中的“我们”吗?最后半小时影片把共情拉满 。
品质上看 , 《雄狮》也足以称得上诚意之作 。舞狮毛发、信步扬尘、光影转换 , 细节感满满 , 甚至以假乱真 。

《雄狮少年》:被营销耽误的大型翻车现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被人称道的莫属“狮子头” , 动态和静态下都足够真实 。据报道 , 后期软件里做一个狮头的工程 , 就让整个团队花了小半年的时间 。狮子的毛发是“一根根粘上” , 为了在动态下更真实 , 特效师参与其中不断调整试验 。
团队对传统文化的诠释上也足够用心 。导演孙海鹏找到舞狮制作的老师傅 , 从“解剖”狮子头开始 , 从外壳构造、内部纹理、到纹理和油漆质感 , 还原每一处细节 。在视听上 , 《道山靓仔》的方言一出 , 就足以抓住耳朵 。虽然剧中多个人物个性挖掘比较单薄 , 缺少细节情结支撑 , 未免有“为了剧情而存在”的“工具人”之嫌 。一些喜剧元素手法也相对生硬 , 部分人物关键对白过于“直给” , 让部分桥段落入俗套 , 惊喜感不足 。
但瑕不掩瑜 , 在贩卖“大片大制作”过剩的今天 , 《雄狮少年》反而成了一股清流——在堆砌视觉刺激和技术特效之外 , 找到了简单又富有共鸣的情绪能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 , 也有国漫稀缺的社会现实表达 。
在唯IP论的今天 , 《雄狮少年》没有用翻拍“套路”观众、没有追风复制、也没急于精算产值 。就这部作品而论 , 它更倾向于讲一个简单又打动人心的少年故事 。
或许《雄狮少年》无法担得起国漫崛起的里程碑 , 但仍有值得称道之处 。
其实动漫作品中的颜值争议一直存在 , 特别是3D类 。比如吐槽玄机科技的网红脸、追光动画的蛇精脸、凡人修仙传又太写实……
就连《哪吒之魔童降世》早期也被网友点评“烟熏妆”的哪吒太丑 , 但或是剧情动人、票房渐高 , 又或许是创作团队出面解释设计来由 , 网络风评旋律斗转为“丑萌” 。
在《雄狮少年》这次颜值争议风波之后 , 是否也给院线国漫创作者们一种提示和反思 , 如何关照非二次元观众的审美偏好 , 如何把握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市场接受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