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之时是什么意思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

导语:每年9月初,所谓的“白露之时”不知道代表着什么 。那么,到底白露之时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知道24节气 , 那应该知道当中有一个节气叫“白露” , 即白露之时就是白露时节 。那一般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呢?一起来了解 。
白露之时是什么意思
指白露节气的时候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 , 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 , 寒生露凝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
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 , 三候群鸟养羞 。”意思是说这个节气,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 , 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
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白天中午气温虽较高,但早晨与夜间已有丝丝的凉意 。从白露节气开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 。这时 , 中国各地昼夜温差可达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 。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
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 , 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 , 肌肉悦泽 。”“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因此 , 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
【白露之时是什么意思 白露时节人们要干什么】收清露可以看作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实际上 , 露水的收集实用可能并没有的想象的功效那么大,只是人们会附着很多美好的期望在其中 。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最大 , 历时一周 。
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还有送神的仪式 。在祭拜时,人们许愿将把秋冬之际捕捞的第一条肥鱼献给禹王 。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 。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 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就充沛;心主管着一身血液的运行,心好了,心气就能及时推动血液向全身各处传输 。而容颜肌肤需要禀受血液的滋养才能红润有光,气血足 , 容颜就好看 。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得极好时期 。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
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 , 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得极好时期 。
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
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 。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 , 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 , 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 。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 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