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知我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爱意随风起 风止意难平


南风知我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爱意随风起 风止意难平

文章插图
南风知我意 , 吹梦到西洲这一句的意思是:南风知道我的心意 , 但愿它能将我的梦和相思带到郎君的身边 。出自《西洲曲》 , 是南朝乐府民歌名 , 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之作 。最早著录于《玉台新咏》 。诗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 , 表现出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 。
南风知我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爱意随风起 风止意难平

文章插图
原文欣赏《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忆梅下西洲 , 折梅寄江北 。
单衫杏子红 , 双鬓鸦雏色 。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
日暮伯劳飞 , 风吹乌臼树 。
树下即门前 , 门中露翠钿 。
开门郎不至 , 出门采红莲 。
采莲南塘秋 , 莲花过人头 。
低头弄莲子 , 莲子清如水 。
置莲怀袖中 , 莲心彻底红 。
忆郎郎不至 , 仰首望飞鸿 。
鸿飞满西洲 , 望郎上青楼 。
楼高望不见 , 尽日栏杆头 。
栏杆十二曲 , 垂手明如玉 。
卷帘天自高 , 海水摇空绿 。
海水梦悠悠 , 君愁我亦愁 。
南风知我意 , 吹梦到西洲 。
南风知我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爱意随风起 风止意难平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西洲曲》创作特点
1.心思巧藏 , 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 , 女主人公折梅一枝 , 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 , 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 , 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 , 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 。一折、一穿、一梳 , 动作看似随意 , 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 。
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 , 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 。风吹叶落 , 她误以为情人足音 , 乃“门中露翠钿” , 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 。一“露” , 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 , 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 , 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 。“开门郎不至 , 出门采红莲” , 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 , 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 。此刻的她 , 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 , 失意的感觉 , 受窘为难的心态 , 一起涌向心头 。
这种含羞的姿态 , 渴慕相思的神色 , 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 , 描绘的惟妙惟肖 , 跃然纸上 。于平常的动作中 , 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 , 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
南风知我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爱意随风起 风止意难平

文章插图
2.托物寄情 , 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仰头看明月 , 寄情千里光 。”(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 , 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 。“忆梅下西洲 , 折梅寄江北” , 折梅表达思念之情 , 以自然景物起兴 。“莲花”、“莲子”、“莲心” , 由外而内“彻底红” 。“莲心”即“怜心” , “彻底红”即红得透彻 , 喻爱情的赤诚坚贞 , 语意双关 。
“忆郎郎不至 , 仰首望飞鸿” , 鸿雁可传情 , 然而 , “鸿飞满西洲” , 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 , 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 , “海水”“悠悠” , 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 , 托物寄情 。总之 , 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 , 或起兴抒情 , 或比喻言志 , 或语意双关 , 婉转倾吐真情 , 耐人寻味 。
3.时节变迁 , 巧用民间词语
早春时节可“折梅” , 春夏之交穿“单衫” , 仲夏之时“伯劳飞” , 于初秋“采红莲” , 值仲秋“弄莲子” , 到深秋“望飞鸿” 。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 , 表明了季节的变换 , 条理井然 , 时序渐进 。女子相思怀念的深情 , 娓娓动听地叙述在诗的字里行间 。
4.蝉联而下 , 巧“接字”
【南风知我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爱意随风起 风止意难平】全诗三十二句 , 四句一解 , 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 , 顶针勾连 , 技法之“巧” , 真令人拍案叫绝 。“日暮伯劳飞 , 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 , 门中露翠钿” , “低头弄莲子 , 莲子清如水” , “忆郎郎不至 , 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 , 望郎上青楼”等等诗句 , 如此环环相扣 , 接字成篇 , 不仅声情摇曳 , 情味无穷 , 而且节奏和谐 , 优美动听 。